啊,BIM,美好的新世界。只要16个联邦州连统一的州建筑条例都无法达成一致,自动化的间距计算就已经失败了;那么包括数字化审批流程在内的建筑数字生命周期模型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愿如此,愿景是必须的。
今天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通常是这样运作的,以一个根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建筑条例》第64条、没有特殊情况、带有建设规划和可选测量员的简单独栋住宅为例:
- 测量员从地籍局服务器下载NAS格式的地籍数据,编辑纸质/数字版的建设规划和已完成的地形测量,并将场地计划初稿作为DWG文件发送给建筑许可申请人
- 建筑许可申请人制作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并将DWG文件发送给测量员
- 测量员将场地计划补充以规划中的建筑物,计算间距面积、基底面积系数、容积率、层数证明,并向建筑许可申请人提供五份打印件
- 建筑许可申请人根据州建筑条例填写表格(建筑申请、建筑说明、统计、豁免申请等),并打印五份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 一份材料包给建筑业主,一份留给建筑许可申请人,三份送交审批机构
- 审批机构会通知其他机构(视个案而定,如市政府、环保局、测量局、不动产局、规划局、土木工程局),通过邮寄发送份文件
- 在评估意见并完成审核后,审批机构将审批决定以通知书形式发送给建筑业主
1和2这样回答可以吗?
3. 你具体指什么?例如在独栋住宅的阁楼中,会检查天窗是否足够大,栏杆高度是否足够低,以作为第二逃生路线。较大的大厅项目中,设计师需在图纸中标注防火分区内的疏散距离。大型项目会要求提交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4. 建筑业主会收到一份包含发现的缺陷及要求在期限内整改的函件。建筑许可申请人会收到一份复印件。
文字虽多但仍不完整。若需更详细信息,建议去建筑事务所或审批机构实习。
据说甚至已有一些市政当局认识并使用数字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