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rimp
2015-07-23 10:52:09
- #1
当然也可以用Poroton单块结构建造。用48厘米厚的Poroton你就超过了所有要求——用365厘米你能满足它们。
计划用的是泡沫混凝土,还是你打错字了?你说的要求是指法律规定的要求吗?不过这是否好用又是另一个问题。
是也不是——Poroton的隔声性能并不比泡沫混凝土好多少。KS(加气砌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更好。有些建筑公司也用KS来做内墙。(块越重隔声效果越好——最好看一下数据表)
好的,那我会问问内墙情况,看是不是更适合用KS。我猜他们通常选泡沫混凝土,因为它加工起来比较容易(特别是做槽口的时候——对吧?)
这肯定是一种舒适性的提升。我过去3年住过两套租房,虽然都是1997年盖的、经过翻修,多少也算“气密”,但每次进屋的时候,总有一阵闷气迎面而来。
我们现在也住在一栋“高度密闭”的老房子里。尤其是冬天,保持足够通风确实挺难(但还是能做到)。但我觉得在3室厨房卫浴的公寓里,这比在带家政间的独栋房子里更容易,家政间里肯定会有湿气,但没有窗户;或者客房里,通常没什么人在那。那你也是推荐这个吗?
又回到重量的问题——块越重热惯性越大(石块能存储越多的热量或者“寒冷”)。KS加热起来会慢一些。另一个方面是相位延迟,也就是热量传到室内的时间点。例如,如果这个时间是14小时,中午的热量会在晚上到达屋内。夏天去教堂感受下——差不多的道理。没有遮阳、长时间热浪时这方法也有局限。
啊,明白了,这确实慢慢说得通了。谢谢。
我觉得得看你怎么看……超市的14厘米保温棉和16厘米的差别不大,但如果卖家想找到你能接受的价格点,再按照2厘米分组,收高额附加费,肯定就赚翻了。如果你打算在Poroton外面贴保温系统,通常不太划算。
如前所述,准备用泡沫混凝土。但如果我理解没错,你其实也认同额外在泡沫混凝土上做保温经济上不划算,对吗?(我觉得Poroton和泡沫混凝土这方面没太大区别。)
这是个好目标,42厘米厚的墙体不加额外保温也能较好实现。还要考虑屋顶、窗户和地下室顶板/基础板,各部位的传热系数(U值)应控制在0.17-0.2之间,窗户最高0.9瓦/平方米开尔文。暖气系统应该至少含15%的可再生能源。最终你需要找人做建筑节能法的计算,以证明达到标准。这样就能准确知道用什么厚度、什么砌块的墙适合你。建筑节能法的计算是申请补贴和建造许可时必须的。
如果你今年内提交申请,还能拿到补贴,KfW刚刚宣布2016年4月起70效率房标准将不再享受补贴。
感谢提醒。目前计划的是36.5厘米墙厚。窗户肯定是三层玻璃的。屋顶和底板都会做保温,传热系数我还不知道得问。现在只打算装一个生活热水用的太阳能装置。原本想装地热泵,但觉得长期看可能负担不起比燃气冷凝炉贵的成本。
所以,用36.5厚泡沫混凝土不加保温,再加燃气冷凝炉和太阳能,大概是不够的吧?粗略估计下。对了,可能还会装一个机械通风系统,正如我上面说的,手动通风挺难做到彻底……虽然听过不少机械通风“害人”的恐怖故事,这点我还没判断。
没有理智的建筑公司会考虑这么做的。
你是说隔墙不能用泡沫混凝土做吗?如果我用KS做一堵墙,隔墙的墙体连贯性会怎样?我理解是所有墙,包括邻居隔墙都会用泡沫混凝土(根据报价)。
问个笨问题,泡沫混凝土、KS和Poroton墙体价格上一般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