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独立的解决方案,虽然在联网智能方面不够智能,但每个系统都能单独很好地工作。
直到系统开始相互干扰、阻碍,或者因为某些不合适的地方让居民感到烦恼,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举例来说,百叶窗在你在花园时自动下降。Somfy的百叶窗、供暖控制和Hue灯光仍然完美运行。只是房主被锁在外面,因为钥匙还在里面。
此外,通常这种方案需要更多的设备/传感器,因为某些相同的传感器数据/反馈被多个系统需要,但系统间无法通信,因为一个系统用ZigBee,另一个用WiFi,第三个则使用完全独有的厂商协议。
不,不好意思,电话上有20个应用程序来控制的“智能家居”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你自己也提到了“基本功能”用独立系统是能实现的。但这样经常会陷入供应商锁定。你只能依赖某厂商的产品。KNX则不同。
我也想不出哪个合理的例子,说明我如何用不同领域的系统逻辑关联起来。而且还能给我带来更多的舒适,甚至可能节省额外的开销。
嗯,用这方法倒不见得能省钱。但可以省时间,同时提升舒适度。合理关联主要体现在管理基于时间的电力消耗,或灯光控制及场景设置。比如“普通”房屋通常只有少数几组灯光,只有常见的基础照明。功能多了,人自然会有更多想法。不知道的东西,自然也不会觉得缺少。
我可以给洗碗机、洗衣机、干衣机等设备提前设定洗涤时间。
但你得每次都设定。你可能设一两次,后来就放弃了。在智能系统中,一次设置就自动运行了。
设备只有在光伏发电时才启动,有什么用?而我急着用衣服、碗碟等。
这就涉及人的因素了。根据阿西莫夫第二定律,你仍然可以直接在设备上启动洗衣机、洗碗机等。或者远程启动,哪怕和预设规则冲突,KNX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种部分独立解决方案根本不划算……
确实如此。因此KNX追求全方位自动化,而不仅仅是部分。它更早一步,告别传统布线,采用结构化布线。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成本,避免相应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