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uckuck2 2019-12-30 14:20:28#1毕竟股票/ETF也可以同样快速地变现。[Mehr als 10k würde ich nicht in Tagesgeld hin gammeln lassen]
--XIII- 2019-12-30 15:28:17#2 我同意ETF计划,但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放进活期存款账户呢?现在那里的钱只会被通货膨胀吞噬。 我建议的金额大约在2万到4万之间。如果需要买辆新车,这并不多。考虑到这个储蓄计划可能会持续供养20年,这个金额应该会有所平衡。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发生意外,我倒不太想动用储蓄计划里的钱。
我同意ETF计划,但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放进活期存款账户呢?现在那里的钱只会被通货膨胀吞噬。 我建议的金额大约在2万到4万之间。如果需要买辆新车,这并不多。考虑到这个储蓄计划可能会持续供养20年,这个金额应该会有所平衡。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发生意外,我倒不太想动用储蓄计划里的钱。
SScout 2019-12-30 16:29:31#3 其实只是为了保障风险。我本以为现在有了另一种选择,可以积累财富(虽然不多),这样未来支付的保费不会完全打水漂,而不像纯风险寿险那样。 不,没有这样的东西。一份带“保费返还”的风险寿险内部实际上被拆分为两部分:风险保障(这部分总是包含的,即使没有保费返还也必须有!)和储蓄部分,用于在若干年后返还累计的保费,虽然这些保费因通货膨胀已经贬值了。但这只是账面上的返还,购买力其实并未恢复! 带“保费返还”的风险寿险其实无非就是一份“传统”寿险,保证的赔付金额就是合同期间内你缴纳的保费之和。这是一种名不副实的包装! 此外,大多数寿险在合同到期前会被退保,因为每月保费被用于其他开销,比如建房、工资下降、离婚等。但这时只能退保全部,连带风险保障一起失效。几年后你是否还能以当前形式或其他方式继续获得保障往往是个未知数……所以一定要把风险保障和储蓄分开——这对职业失能保险(BU)和寿险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只是为了保障风险。我本以为现在有了另一种选择,可以积累财富(虽然不多),这样未来支付的保费不会完全打水漂,而不像纯风险寿险那样。 不,没有这样的东西。一份带“保费返还”的风险寿险内部实际上被拆分为两部分:风险保障(这部分总是包含的,即使没有保费返还也必须有!)和储蓄部分,用于在若干年后返还累计的保费,虽然这些保费因通货膨胀已经贬值了。但这只是账面上的返还,购买力其实并未恢复! 带“保费返还”的风险寿险其实无非就是一份“传统”寿险,保证的赔付金额就是合同期间内你缴纳的保费之和。这是一种名不副实的包装! 此外,大多数寿险在合同到期前会被退保,因为每月保费被用于其他开销,比如建房、工资下降、离婚等。但这时只能退保全部,连带风险保障一起失效。几年后你是否还能以当前形式或其他方式继续获得保障往往是个未知数……所以一定要把风险保障和储蓄分开——这对职业失能保险(BU)和寿险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理。
Gguckuck2 2019-12-30 16:29:32#4我提议的金额大概在两万到四万之间。这不多,尤其是当你需要买辆新车时。考虑到你可能会持续投入这个储蓄计划二十年,这个金额可能会显得合理。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发生突发情况,我倒是不太想动用这个储蓄计划。 这样你就会白白浪费一个四位数的收益。我会选择卖出股票或者用股票作为抵押贷款。
我提议的金额大概在两万到四万之间。这不多,尤其是当你需要买辆新车时。考虑到你可能会持续投入这个储蓄计划二十年,这个金额可能会显得合理。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发生突发情况,我倒是不太想动用这个储蓄计划。 这样你就会白白浪费一个四位数的收益。我会选择卖出股票或者用股票作为抵押贷款。
HHilfeHilfe 2019-12-30 18:49:23#6风险寿险超过150k。[Kostet doch nichts ... ca 150€ pro Person pro Jahr bei guten Häus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