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fred
2024-01-05 15:23:34
- #1
你好!
我必须向这里的群体智慧求助。
我们在2017年购买了一栋建于1921年的房子,屋顶是1993年的,使用了一个不透气的(!)防水透气膜,当时这是很常见的做法。2017年,我们改建了顶楼,并请干式建筑工人重新做了隔热处理。为此做了加层,隔热棉被紧贴着防水透气膜,然后进行了椽下隔热,接着是防潮膜,最后是干式建筑结构。
到目前为止一切还好。后来2023年圣诞节时,我们遭遇了一场风暴/雨水损坏,因为烟囱与屋顶的连接处漏水了。屋顶工趁机拆开了瓦片,发现到处都有水。在整个屋顶的隔热层和防水透气膜之间都有冷凝水,他从屋顶四周从外部检查了瓦片。随后我们从内部打开了部分区域,全部都湿透了(远见于烟囱区域——烟囱损坏区的隔热层被雨水浸透,而屋顶其他部分只是隔热层和防水透气膜之间的冷凝水)。屋顶工告诉我们,内层隔热做得不对。绝不应该将隔热层直接紧贴不透气的防水透气膜,而应该留几厘米的通风层。现在必须拆除全部受潮的隔热棉,这将是巨大的工作量和高昂的费用。烟囱漏水已被修补,春季还需做适当的维修,但这与冷凝水损害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冷凝水损害可能要到干式建筑结构发霉时才会被发现。
你们怎么看?有没有人对此有了解,能否提供建议/想法/启发?能否追究干式建筑工人的责任?木梁上已经出现了轻微的黑霉,整个隔热层和干式建筑结构必须拆除并丢弃后重新更换。我估计费用大约在一万到一万五欧元之间。只有椽下的较薄隔热棉是干的,可能还能再利用。我们指望干式建筑师的善意是不现实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追究他的责任;毕竟当初我们聘请的是专业公司,就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我们当时出了不少钱,而这事才发生六年时间。
我必须向这里的群体智慧求助。
我们在2017年购买了一栋建于1921年的房子,屋顶是1993年的,使用了一个不透气的(!)防水透气膜,当时这是很常见的做法。2017年,我们改建了顶楼,并请干式建筑工人重新做了隔热处理。为此做了加层,隔热棉被紧贴着防水透气膜,然后进行了椽下隔热,接着是防潮膜,最后是干式建筑结构。
到目前为止一切还好。后来2023年圣诞节时,我们遭遇了一场风暴/雨水损坏,因为烟囱与屋顶的连接处漏水了。屋顶工趁机拆开了瓦片,发现到处都有水。在整个屋顶的隔热层和防水透气膜之间都有冷凝水,他从屋顶四周从外部检查了瓦片。随后我们从内部打开了部分区域,全部都湿透了(远见于烟囱区域——烟囱损坏区的隔热层被雨水浸透,而屋顶其他部分只是隔热层和防水透气膜之间的冷凝水)。屋顶工告诉我们,内层隔热做得不对。绝不应该将隔热层直接紧贴不透气的防水透气膜,而应该留几厘米的通风层。现在必须拆除全部受潮的隔热棉,这将是巨大的工作量和高昂的费用。烟囱漏水已被修补,春季还需做适当的维修,但这与冷凝水损害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冷凝水损害可能要到干式建筑结构发霉时才会被发现。
你们怎么看?有没有人对此有了解,能否提供建议/想法/启发?能否追究干式建筑工人的责任?木梁上已经出现了轻微的黑霉,整个隔热层和干式建筑结构必须拆除并丢弃后重新更换。我估计费用大约在一万到一万五欧元之间。只有椽下的较薄隔热棉是干的,可能还能再利用。我们指望干式建筑师的善意是不现实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追究他的责任;毕竟当初我们聘请的是专业公司,就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我们当时出了不少钱,而这事才发生六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