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1986年的屋顶隔热层?

  • Erstellt am 2019-07-01 13:42:37

Joedreck

2019-07-25 16:58:11
  • #1
所以如果阁楼反正不使用的话,我会这样做:

在上层楼的横梁包括最顶层楼板全部拆除。然后在你那儿放入140毫米的矿棉。在横梁之间放置40毫米的横向木条,然后再放40毫米的矿棉。这可以减少热桥。
然后铺设18毫米的OSB3板,采用榫槽结构。请务必仔细粘合!墙面连接处使用窗户边框内的膨胀带,然后用丙烯酸密封。

接着铺设你的石膏板。这样可以多出3厘米的厚度,但提供非常好的防潮层。这样也减少了热桥,防风且有足够的质量来抵挡热量和噪音。

你的U值是0.24,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还算可以。另外,即使有错误,外部还是透气的。

最好是加厚处理,但目前这样也可以。如果你不想使用阁楼,最顶层楼板可以再增加厚度。
 

atomic2000

2019-07-25 17:06:00
  • #2
谢谢你的回复。我忘了提到阁楼/顶层将被用作房间。一楼有卧室、儿童房和两个浴室。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atomic2000

2019-07-25 17:50:03
  • #3
但是4厘米确实比14厘米的20%多
为什么增厚更好?
 

Joedreck

2019-07-25 23:29:40
  • #4
嗯,我基本上不建议低于24厘米。大致如此。但在现有条件下必须做出妥协。

如果阁楼完全利用并供暖,那么最上层楼板的保温隔热就无关紧要。那时候主要考虑的是隔音。这个方面我不太了解。

屋顶面我会如前所述一直做到顶部。

你也可以省去OSB,用薄膜代替。然后选用透气的薄膜。
但OSB确实增加了质量。
关于保温(尤其是在EL方面),我的座右铭是:越多越好。
但14+4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妥协。你觉得呢?
 

atomic2000

2019-07-26 10:35:28
  • #5
我昨天又去了现场,测量了檩条的深度。Lidl水准尺的刻度可以忘了,不是16厘米,而是至少17厘米。因此,我倾向于下面这种结构,这也是Joedreck提议的。
14厘米岩棉石棉Klemmrock 035 > 防潮膜 > 4厘米檩条下方隔层 > 4厘米檩条下方隔热层 > 石膏板


    [*]我没有使用铝箔的经验,你们怎么看?直觉上我更倾向于使用“普通”的透湿性良好的防潮膜。我也担心如果用铝箔覆盖屋顶,手机信号会受到干扰,手机会一直用最大天线功率工作,这对健康不利。
    [*]我应该坚持这个系统,还是可以买好的膜、胶带、胶水而不用花那么多钱?你们有关于这些材料的品牌/型号推荐吗?
    [*]你们推荐哪种石膏板,厚度是多少?
    [*]我应该封闭屋顶膜上的洞,还是保持为通风口?
    [*]用什么对通风管道进行防冷凝水隔热?
 

Joedreck

2019-07-26 13:34:36
  • #6
嗯,那就用16厘米的岩棉吧。这样总共就是20厘米了。

用透气膜。它能容错。

管子你可以用4厘米的棉进行隔热。我会把它对折成2厘米,包裹管子,然后用铁丝固定。

在洞口上贴两条胶带,完事。
 

类似主题
14.01.2013隔热层 / 顶层楼板的防潮层 / 领梁,开放式天花板14
08.08.2015木梁天花板的隔热层10
20.05.2016阁楼所需的OSB板,仍需额外收费?33
06.04.2017上层楼板 - 是否需要额外隔热?什么才合理?11
05.08.2017需要地面找平层吗?未装修但有隔热的阁楼23
14.09.2017屋顶斜面上的OSB板17
02.12.2017顶层楼板的保温17
06.02.2018蒸汽阻隔层呈棕色位置,绝缘材料潮湿27
18.03.2024阁楼问题。高湿度 - 控制的居住空间通风?39
05.04.2021用于可扩展阁楼地板的OSB或槽榫板?24
05.11.2019在阁楼上为燃气锅炉创建一个绝缘技术室57
01.10.2019车棚内铺路石上的OSB板11
07.10.2021搭建阁楼地板24
09.03.2021加强楼面板隔热,减少热量进入上层楼13
23.04.2021楼层天花板的隔热 - 买房12
05.03.2022在有温暖顶楼的上层天花板进行额外隔热是否有用/必要?10
22.07.2022顶层天花板的隔热材料 - 选择哪种材料?14
14.12.2022为办公室隔热冷屋顶阁楼23
24.03.2023处理地下室天花板的岩棉保温48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