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计划:有多少期?

  • Erstellt am 2011-09-29 13:28:04

Häuslebauer40

2011-09-30 08:24:12
  • #1
632a 在链接中得到了相应的认可。

建筑专家,我关心的不是提交的付款计划是否对业主友好(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这么认为),而是要明确而清晰地说明,如果没有双方协商一致的其他约定,总承包商必须先行垫资。

再详细回应一下你的话:



总承包商如何协调这些,不是业主的事。如果他的流动资金不足或者觉得风险太大,他要么减少接手的建筑项目,要么就像我之前说的干脆不做。没有无风险的企业。

至于那些达摩克利斯之剑,私人工程业主身上可能悬挂着总承包商可能破产的风险更高。

尽管总承包商在私人工程业主面前几乎没有风险,但私人建筑项目通常通过银行贷款得到保障。总承包商并不缺乏相应的担保(融资承诺/银行担保/债权转让)。

由企业或业主委员会委托的建筑项目可能情况不同。

至于“拖欠客户”,建筑公司必须逐渐习惯,即使是通常对建筑一无所知的私人业主,也已经通过媒体、互联网、书籍等变得有意识,期待工程能得到规范的施工并交付。这应该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

换句话说:如果工程按照公认的技术规范施工并无缺陷地交付,建筑公司就不用担心钱的安全。

关于去掉链接……嗯……这个论点不仅站不住脚,简直是瘫痪了……

我很难相信谷歌或其他搜索引擎在链接网站前会先征得网站运营者的许可……

不过,没关系。这里是找到该页面的步骤:

1. 打开谷歌
2. 输入搜索词“Bauunternehmen Vorleistungspflicht”
3. 点击首页第二条结果(以“baurechttipps.....”开头)

问候

马丁
 

Bauexperte

2011-09-30 10:25:19
  • #2
你好,Martin,

我一直很期待你的进一步论证。


除了少数可以忽略不计的例外情况之外,这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建房者在选择建筑合作伙伴时像购车一样谨慎。全国范围内,有大量小型、中型和大型供应商,提供各种体系的服务,自进入这个行业以来,几乎没有出现过问题。合同审核的律师也多得数不胜数。


建房者不需要让渡权,只要在签订工程合同前了解清楚自己签字所购买的合同结构。银行和建房者对其他两种担保方式的共同处理促成了建筑工人现在拥有可诉求的安全保全请求权,保障其工程款。至于总承包商在私人建房者面前的风险,你应该联系你选择的工艺商会,他们会很快让你了解实际情况。


理所当然,建筑必须按照公认的技术规范进行;每位建房者都有权在预先确定的期限内获得无缺陷的房屋交付。关于意识提升,一方面这是福音——这使行业内的黑心商难以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找到“跟风者”;另一方面也是诅咒,因为书本知识永远无法取代专业人士。我更希望这类“新获得的知识”能够用于及时聘请外部建筑专家,而不是凭半吊子的了解行事。

我觉得你可能缺乏这样的想象力,即出现与你观点不同的建房者;我通过工作了解的事情比我愿意多得多。

为了避免误会——多年工作实践让我认识到,双方桌子上的“黑心商”大致持平,并且似乎有种神秘的吸引力。请放心,谨慎规划自己建筑项目的建房者,很少会碰上黑心商。论坛中偏向一方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满意的客户很少甚至几乎不去网路发表意见。因此,我偶尔会尝试用像我们当前讨论的这类话题,来让天平稍稍向现实倾斜。


谷歌是一款搜索引擎,诞生的目的就是帮助用户尽快找到目标内容。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未经允许复制和/或传播目标内容。论坛运营者(有时候也包括我)不是无缘无故删除所有广告,而是因为他们不想长期跟律师纠缠。很多论坛被批评的供应商的投诉,完全满足了对这类额外工作的不愿意承担。

此致,
问候
 

Häuslebauer40

2011-09-30 12:50:22
  • #3
根据你帖子中我挑选的这两部分内容,我们实际上应该得出结论:正是在这里,问题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方面,未来的业主应该尽可能充分准备建筑项目,但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无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对业主来说,既难以打破也往往代价高昂。

不过,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建造可能一生仅有一次的自住房时,应比购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你的建议即尽早聘请独立专家进行施工监督,确实非常正确。但若要求进行全面的施工监督,且专家对于其工作承担责任,即使失察也须承担相应责任,相关费用也并不轻松,一些人可能会权衡是否宁愿用这笔钱购买一套整体厨房……

无论如何,我基本上建议每位业主,在摆脱互联网和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影响——那里很多内容表现得非常戏剧化且往往片面——时,去独立了解相关知识。对此,我认为只有一个答案:

专业书籍、专业书籍、还是专业书籍。这里有很多美观、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的书籍,而且尽管内容详尽,也写得通俗易懂。
只要有意愿的读者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理解、逻辑思维能力,并愿意放弃两个或三个晚上的电视时间,认真读完1000到1500页的内容,那么他对各个工种的基础概念、不同的施工方式以及前面提到的公认技术规范都会有相当的了解,能够自行识别施工中的重大缺陷或偏差,并能在最终请专家介入之前,至少对建筑单位提出质疑。



我倒是能想象。我猜你的意思是指那种无论何时何地都爱挑剔抱怨的客户,认为不按照自己想法完成的工作应当拒绝支付费用,尽管细细审查后既无理由也无法律依据。
这类人在我这里也不少,在各行各业都有。
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事情并不总是顺利进行,因此必须仔细权衡究竟是重大缺陷、轻微瑕疵还是多次出现的瑕疵集聚,以及这些问题是否足以拒绝验收或付款。
在这方面,专业文献可以大有帮助。

因此,我也想对“无知”的业主们呼吁:保持批判,但不要过度批判。要用健康的常识和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这两者往往帮助你识别和理解专业上暂时难以理解的事物。质疑你不懂的事情,并请人解释。一位负责任的项目经理不会有问题。
如果他不能做到,或推脱找借口,那么他要么不称职,要么确实有问题,需要仔细检查,可能还需请专家介入。

是的,IT法律很复杂。
我对其他论坛也见过类似做法,也理解你们不愿意处理供应商或其律师的投诉。
不过,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律师或其他人未经允许在网上的某个页面公开类似信息,其意图显然是希望被阅读。
链接仅指向相关出处,不应产生法律后果。此举并未复制知识产权,也没有侵犯版权。
但无论如何,想获得相关信息的人最终都会找到它。
 

Shoko

2011-10-02 13:22:54
  • #4


我很少读到比这更糟糕的内容了。链接到另一个网站不侵犯任何权利,更绝不是数据的复制或繁殖。这里的版主显然连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没有理解。难以置信……
 

类似主题
03.07.2023由专家进行的建筑监理?17
19.04.2015我们的建设项目 - 我们的财务状况37
22.06.2014令人头疼的话题——建筑项目可融资吗?18
02.09.2014建筑项目的融资计划—我们能负担分期付款吗?17
11.02.2015具有“特殊”初始情况的建筑项目81
23.04.2015建筑项目 房屋市值 - 估算 - 市场价值?23
26.10.2015让专业人士/专家检查房子?12
19.01.2016与建筑师的建筑工程31
19.01.2016自建房项目现实吗?22
12.06.2017税务局想知道我们如何为我们的建筑项目提供资金50
20.02.2017资助建筑项目,总成本:395,000欧元52
01.03.2017GU希望由DEKRA进行施工监督22
19.07.2018新建项目采用哪种KFW标准和技术45
17.08.2018萨尔兰地区23万欧元的交钥匙建设项目,现实吗?50
22.02.2019选择银行:存款保险对建筑项目至关重要21
27.03.2019针对我的建筑项目可能面临诉讼威胁!现在怎么办?85
17.12.2019缺乏自有资金的建筑项目风险40
23.01.2020建设项目评估 / 信用报价137
28.01.2021HAR/技术尺寸是否足够?13
17.03.2025单户住宅平面图 1 完整楼层 技术与自然采光194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