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总是比底层冷吗?

  • Erstellt am 2017-03-06 21:22:47

Bieber0815

2017-03-24 15:56:22
  • #1
表面温度的测量并不简单,这里测得的数值可能毫无参考价值。前进和回流温度应该较容易测量。流量至少可以通过供暖回路分配器中的浮子来相对测量。

显然,应测量稳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在调整设置后长时间等待(并关闭外部温度控制,改为“手动”操作)。
 

Peanuts74

2017-03-26 09:22:49
  • #2


为什么表面温度不那么容易测量?
 

Bieber0815

2017-03-27 09:14:26
  • #3
在非接触式测量(辐射方法)中,必须知道表面的(温度依赖性)发射系数。如果该系数较低,环境辐射会产生显著影响。

对于贴附式、粘贴式温度计,待测物体与温度计之间始终存在反馈(热流)。

如果要对地板采暖进行平衡计算,且供回水温差仅有几度,且测量由外行(或手工艺人)在缺乏经验物理学家指导下,使用极其昂贵的测量仪器进行,则我倾向于认为测量结果(考虑到预期用途)是无价值的。

最好直接在介质中测量。只要能接触到,这是显而易见的,且测得温度非常准确。剩下的不确定因素是系统状态(稳定吗?)。
 

Peanuts74

2017-03-27 10:45:41
  • #4
好的,分析或解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用热成像相机至少应该能够测量表面温度的差异,比如供热温度提高了5度或更多。如果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对表面温度进行测量,连外行人也能看出没有变化的话,就应该对此保持怀疑。
我当然也不确定例如窗框、屋顶等的具体数值是多少,但是外行人也许能发现泄漏。
 

Knallkörper

2017-03-27 14:31:12
  • #5


别小题大做。这里的目的只是测量表面温度是否随着供水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发射系数并不重要,更不用说它的温度依赖性了。只需把一段黑色绝缘胶带贴在表面就行了。在接触式测量中,你还担心热流导致的准确性问题?夹在水泥地面和例如Pt100之间?认真吗?如果我年长15岁,我会问:如今的工程师到底怎么了,难道他们只看到障碍了吗???工作时如果要测一个小东西,你也会找“经验丰富、带着昂贵仪器的物理学家”吗?
 

Peanuts74

2017-03-27 14:36:48
  • #6
正是,好相机在手仅短暂接触地面时,仍能“长时间”记录下来。前进温度相差超过5度,对任何外行人来说都应该能察觉到。至于表面温度会改变多少,则不太容易预测,但即使赤脚也能明显感觉到差异...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