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楼上天花板。天花板结构是安装在撑条上的面板

  • Erstellt am 2009-07-03 11:33:21

AallRounder

2010-01-31 11:22:05
  • #1
对铺设板本身倒没有什么异议

只要下面的保温结构合适。

或者你具体指的“铺设板”是什么?我理解的是找平板、刨花板和定向结构板(OSB)。之前讨论的不是保温结构,而不是在地板上加一层新的使用层吧?

问候
 

MaikS

2010-01-31 13:36:25
  • #2
我指的是隔热板,不是OSB。 有一种可以铺设的板材,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同时可以行走。 可惜我现在找不到那个网站。 换个角度看,问题现在不是出在梁与梁之间的空隙里吗? 如果我现在把旧的地板板取下来,在梁与稻草泥顶棚之间做隔热,会不会更好? 那么防潮层/防水层的结构该怎么做? 此致 敬礼 Maik
 

AallRounder

2010-01-31 15:23:45
  • #3
[b]你说的应该是Styrodur或者PS20泡沫塑料,[ /b]

但在我看来,这种材料应该用在一楼的铺面混凝土下面或者基层板下面。硬泡沫不会透湿气,会导致屋架里的冷凝水问题,所以在我看来不适合你的结构。

“换个角度看,现在的问题是出现在楼板梁之间的空腔对吗?”

我已经在第一条回复里回答过了:

“没有保温层,剩余的热量会通过地板,再通过没有保温的屋顶流失。”

此外,我认为现在没有保温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任何冷凝问题。

如果你直接问我关于蒸汽阻隔方案……我个人非常反对在房子里使用塑料袋和薄膜,尤其是老房子。但在新建房屋里,我以前也用这种方法来保温阁楼,虽然我认为那样做风险较小:

我的第一个方案是:从上方把石膏板固定在梁上(新建时这样会显得“粗犷”),然后在所有板上方钉上蒸汽阻隔膜,再从上方拧紧龙骨固定在梁上,最后从下方用阻隔物将石膏板固定在龙骨上,再无缝铺设矿棉,完成。这样冷凝点位于石膏板中,石膏板能稍微储存并释放普通的冷凝湿气,或者让其轻易通过。这个系统不包围木材,因为梁位于下方,龙骨架在其上。

对于没有暴露梁的情况,我先从下方将蒸汽阻隔膜紧绷并良好重叠地钉在梁上,然后从下方装龙骨和石膏板。从上方将矿棉填充在梁之间。这里只有浸渍过的龙骨位于蒸汽阻隔膜的下方。所以湿气无法渗入梁中。九年来,我在这两种方案上都没有遇到问题。阁楼的斜面被保温了,但当然不加热。

你那边两种方案都不适用,因为你肯定不想拆掉泥灰抹面上的面板天花板。如果你也想保留地板,那我会保持现状。但你现在又考虑移除地板。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若是在这样的老房子里我会这样做:

遗憾的是地板得拆,检查梁的状态,是否都完好?既然已经打开了,也应该一起检查。然后看屋顶是否已经有嵌板(所谓的“木板夹层”),里面是否填有泥土、稻草、建筑垃圾或空啤酒瓶。如果有,可以考虑停止拆除。如果嵌板上的脏东西不湿润且没发霉,我会保留。它也具有保温效果,凭借体积还能提供一定的隔声性,以防以后地板改造时的影响。如果真正有空隙在地板和屋顶之间,可在梁侧面尽可能深地钉上浸渍过的立柱(竖直),然后在其上放置石膏板或薄榫木板作为嵌板。再填充散装保温材料,下面可以加防渗层,但绝不能用塑料薄膜!最好把嵌板做得严密无缝。保温料填充至接近梁的顶部(我认为至少20厘米比较好)。然后楼板暂时开放,铺上临时走板,就完成了。

如果楼层不供人居住,湿气可能会上升,无法被保温层储存,直接通过屋顶逸出。以我的外行看法,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蒸汽阻隔膜。如果以后楼层改为居住使用,那就会加热。在两个加热的楼层之间,石膏板上的蒸汽压力差很小,因此在我看来也不需要蒸汽阻隔层。但请务必铺设地板,切勿使用有毒的OSB板或刨花板!这些板材可能像蒸汽阻隔膜一样运作,无谓地让湿气在梁上冷凝。我认为普通的透气涂层木地板不会阻碍湿气通过。我们不应给空气对流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关于保温材料:我不推荐任何“生物保温材料”。这类东西大多用杀虫剂处理,防止虫子和其他害虫咬食。纤维素在我看来也不安全,因为经过有毒的硼酸盐处理。我信赖膨胀粘土和未处理的无机珍珠岩,也就是非生物性的材料。

也许你最好先找个自称“建筑专家”的人讨论一下,听听他的看法。我也欢迎客观批评。

问候
 

KPS

2010-02-01 08:30:28
  • #4
你好 @Maiks,
如果目前的结构能够无冷凝运行且阁楼不打算进入,原则上将矿物纤维垫铺设在现有的地板上是没有问题的。
担心这可能会使露点在屋顶桁架层内进一步向内移动是没有根据的……
有两个 问题领域 涉及水蒸气从室内温暖空气传输的情况:
扩散:
水蒸气分子可以穿透固体建筑材料,当热交换包层中某一层材料的扩散密度高于内层材料时,可能导致冷凝水的产生。
这里似乎不是这种情况,因为至今没有湿气积聚(?)。
在地板上铺设的保温材料(未先铺设膜)不会恶化当前结构的扩散状况。
所需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节能条例通过计算确定,因为这也取决于现有最上层楼板的传热系数(U值)。
这里不应节省材料,应至少采用两层并做到缝隙重叠!
对流:
如果室内空气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与外部空气交换,对比扩散存在明显更高的风险。
强烈建议进行基于压差的漏气检测(作为简化版的风门测试)。
总结:
远程诊断应谨慎对待!现场咨询无疑更为妥当。
此致
敬礼
克劳斯-彼得·斯蒂勒
 

MaikS

2010-02-01 10:43:16
  • #5
你好

先谢谢你的回复。

@KPS,我理解正确吗,如果稻草泥墙和地板之间没有湿气,可以放心地在上面加隔热层?

在地板和稻草泥墙之间没有看到湿气(我从上面打开了一些地方)。

我今天去咨询了一下。

根据咨询,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1. 拆除地板
2. 在木梁间放置180毫米PAVAFLEX隔热材料
3. 在上面铺设PAVAFLEX气密膜
4. 然后要么重新铺上旧地板,要么保持开放状态

你们怎么看?

此致

Maik
 

AallRounder

2010-02-01 21:27:45
  • #6
你好 Maik,

据我所知,矿棉绝对应该配备一个防潮膜,因为即使只有1%的湿气进入,绝热效果也会明显下降(几乎减少50%)。此外,这种绝热材料不擅长应对外来的湿气。ISOVER也提醒:“请注意屋顶结构的扩散阻力足够,以避免冷凝水和霉菌的产生。特别是在木梁天花板中,通常需要安装防潮膜。”

因此,我无法认为铺设厚板绝热(更不用说没有防潮膜的情况)是无风险的。只有当下面的天花板(涂有泥灰石膏的面板)绝对密封不透风时,木结构中的露点问题才“无关紧要”。冬季由于温差较大——尤其是在下面有厨房和卫生间产生水蒸气的情况下——会产生非常大的水蒸气压力差,温暖的空气会从最小的裂缝中“吹”进来,在防潮膜或矿棉纤维(若无防潮膜)上凝结。凝结水会滴入木结构中。由于矿棉纤维受潮后性能会迅速且极大地下降且几乎不具备储水能力,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另外,地板几乎无法再使用,且后期若重新装修,空腔仍然需要绝热,以免失去层高或必须建造新的承重结构。

有矿棉和木纤维绝热板铺设在厚板表面的构造实例,但非常复杂。要求必须同时使用防潮膜和气密膜!但最好是通过天花板实现良好的防风密闭,而不是仅在天花板结构的上方,否则我认为不能排除冷凝水的产生。

因此,我的非强制性建议仍是采用在梁间的空腔内安装具备调湿功能的绝热材料。

最终,你似乎也从其他来源(专业人员?)获得了相同建议。PAVAFLEX是一种厂家宣称具有透气性和湿气储存能力的木纤维绝热板。PAVATEX推荐在空腔内安装绝热材料时不使用防潮膜。

根据上述构造,绝热层和梁只需用气密膜良好搭接和粘贴覆盖,上面再装使用层,起初可以用“行走木板”。但气密膜不得被损坏。

如果厂家说法属实,这种绝热材料应优于我建议的松散填充材料,因为它可以铺得更密,同时还保证良好的调湿性能。我认为还应弄清楚这种绝热材料是否以及如何进行了化学处理(例如防霉处理)。

最好请PAVATEX的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你!咨询应当足够好,让你理解提议的方案并有信心。关于绝热工程的质保问题通常很少发生,因为即使由专业公司安装,出现损坏时客户通常有责任:加热过多或过少和/或通风过多或过少。

祝好

附言:现在天花板和厚板之间自然没有湿气,因为正如我昨天试图解释的,目前没有任何会产生冷凝水的层。
 

类似主题
14.01.2013隔热层 / 顶层楼板的防潮层 / 领梁,开放式天花板14
21.08.2014自制上层楼混凝土天花板/屋顶的隔热层 - 蒸汽阻隔层?10
10.03.2015外墙砌体KS 17.5 + 16矿棉 + 表面砖,符合KfW 70标准可实现吗?18
11.02.2020Poroton T9 未填充还是 Poroton T8 矿物棉?21
27.09.2015木纤维保温与矿棉保温对比11
02.10.2016蒸汽阻挡层与蒸汽减缓层21
18.10.2016阁楼用安装板的厚度是多少?16
18.11.2016冬季的聚苯乙烯或矿物棉11
01.07.2017屋顶结构 - 哪种类型的防潮层?10
04.07.2018显露屋架 - 蒸汽阻隔在哪里?17
12.08.2018顶层楼板无蒸汽阻隔层隔热17
13.04.2020建筑拖车中的隔热,防潮层是/否?12
14.09.2020屋顶防潮膜 - 是否要用胶带粘贴订书钉?10
07.03.2021新建筑中的衬板和椽子发霉了;17
19.04.2017电渗作用,用于修复潮湿的墙壁11
16.01.2023无绝缘底板的地板结构13
09.04.2023无地下室的地暖上的地板 - 带防潮膜的悬浮地板?15
27.02.2023楼板保温层下需要防潮膜吗?25
18.08.2023通风系统真的将潮湿的外部空气泵入室内吗?13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