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_name
2017-12-24 08:58:20
- #1
大家好。
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五年前,我们开始建造一栋新的独立住宅。大约两年半前,我们搬进了新家。
但很遗憾的是,刚开始几周后,我们不得不与建筑师和施工管理团队分道扬镳,他们的服务(设计等)简直是一场灾难,工人们也大多不是专业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不过这里不是要讲我们的苦难经历,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满意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建房。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希望事先尽可能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意见。
现在进入主题:
热泵
水循环炉(在寒冷天气时提供辅助)
不装太阳能(能效规范得到满足)
供暖负荷约7000千瓦时每年,不含热水
供水温度26-32摄氏度,温差为5摄氏度
室内空间体积约600立方米
这些数据来自我们的房子,新房将几乎相同建造,可能会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因此我认为可以将其作为参考。
举例:外部温度为0度,室内温度为23度时,我们的供水温度是30度,回水温度是25度,温差为5度。
简要总结:
- 热泵应能单独为房屋供暖并制冷
- 混凝土楼板将进行主动冷却(直至露点),地板也可能进行冷却
- 水循环炉作为辅助设备,提升舒适度
- 太阳能不装(可选)
我绘制了一个简易示意图,有两个储罐(1000升缓冲罐/300升生活热水罐)。
功能说明:
- 正常情况下/夏季,热泵将生活热水罐加热至50度,特定时间后继续加热(黄色标记)
- 当炉子开启时,首先通过下方换热器加热生活热水罐,然后在缓冲罐中冷却(红色标记)
- 炉子关闭时,缓冲罐中的水将循环直至储罐达到60度或温度与缓冲罐相同(蓝色标记)
- 太阳能可能连接到生活热水罐的上部换热器(棕色),缓冲罐也可能通过下部换热器被加热
- 储罐温度低,炉子关闭且需要快速热水时,热泵启动,生活热水罐内的电加热器辅助加热。其他时间则正常按时间表由热泵供热
- 地暖和顶板暖气通过热泵或缓冲罐供热
这个控制系统非常简单,将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管理。同时,设备组件较少,减少故障的可能性并便于排查。
我不想使用组合设备/组合储罐,因为我认为相对昂贵,而且遇到问题时总需要维修技术人员来处理。
如遇问题,可以手动切换阀门,由热泵单独工作。
这点对我非常重要。
生活热水(自来水)与采暖回路不相连。
请暂时不要讨论热源类型(热泵、太阳能等),除非涉及功能方面,谢谢。
关于地暖和顶板暖气的控制,后续还需讨论,但前提是系统先行安装。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五年前,我们开始建造一栋新的独立住宅。大约两年半前,我们搬进了新家。
但很遗憾的是,刚开始几周后,我们不得不与建筑师和施工管理团队分道扬镳,他们的服务(设计等)简直是一场灾难,工人们也大多不是专业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不过这里不是要讲我们的苦难经历,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满意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建房。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希望事先尽可能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意见。
现在进入主题:
热泵
水循环炉(在寒冷天气时提供辅助)
不装太阳能(能效规范得到满足)
供暖负荷约7000千瓦时每年,不含热水
供水温度26-32摄氏度,温差为5摄氏度
室内空间体积约600立方米
这些数据来自我们的房子,新房将几乎相同建造,可能会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因此我认为可以将其作为参考。
举例:外部温度为0度,室内温度为23度时,我们的供水温度是30度,回水温度是25度,温差为5度。
简要总结:
- 热泵应能单独为房屋供暖并制冷
- 混凝土楼板将进行主动冷却(直至露点),地板也可能进行冷却
- 水循环炉作为辅助设备,提升舒适度
- 太阳能不装(可选)
我绘制了一个简易示意图,有两个储罐(1000升缓冲罐/300升生活热水罐)。
功能说明:
- 正常情况下/夏季,热泵将生活热水罐加热至50度,特定时间后继续加热(黄色标记)
- 当炉子开启时,首先通过下方换热器加热生活热水罐,然后在缓冲罐中冷却(红色标记)
- 炉子关闭时,缓冲罐中的水将循环直至储罐达到60度或温度与缓冲罐相同(蓝色标记)
- 太阳能可能连接到生活热水罐的上部换热器(棕色),缓冲罐也可能通过下部换热器被加热
- 储罐温度低,炉子关闭且需要快速热水时,热泵启动,生活热水罐内的电加热器辅助加热。其他时间则正常按时间表由热泵供热
- 地暖和顶板暖气通过热泵或缓冲罐供热
这个控制系统非常简单,将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管理。同时,设备组件较少,减少故障的可能性并便于排查。
我不想使用组合设备/组合储罐,因为我认为相对昂贵,而且遇到问题时总需要维修技术人员来处理。
如遇问题,可以手动切换阀门,由热泵单独工作。
这点对我非常重要。
生活热水(自来水)与采暖回路不相连。
请暂时不要讨论热源类型(热泵、太阳能等),除非涉及功能方面,谢谢。
关于地暖和顶板暖气的控制,后续还需讨论,但前提是系统先行安装。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