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你的信息和你的询问。
我认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我们的错误,现在更想知道我们要花多大力气才能解决当前的情况。
我很乐意说明一下我们当前的情况:
基本数据:
我们有一栋建于1975年的排屋,中间户,四层(底层,第一层,第二层和阁楼)。
屋顶是带有檩条的双坡屋顶。
阁楼是一个真正的楼层(不是单纯的尖顶阁楼),有一层混凝土楼板与第二层相连,并且有一扇门作为入口,设计为温暖屋顶。
一侧屋顶在北侧,另一侧屋顶在南侧。
南侧有一扇窗户,屋顶整面铺设了光伏板。
北侧有两扇窗户。
当前屋顶结构:
- 法兰克福款式的屋顶瓦
- USB Isover Integra ZUB Light(sd值约0.03米)
- 檩条加厚至160毫米深
- 檩条间隔填充Isover Integra ZKF 1-032 160毫米(直接贴合USB,没有通风/距离USB)
- 蒸汽阻隔膜Klimamembran Isover Vario KM Duplex UV(sd值0.3 - 5米)
具体步骤如下:
1. 在核心修缮中,我们首先从屋内开始处理屋顶。全部拆除(铝箔包覆的矿物棉以及早已在南侧分解成单个部分的旧型防潮防水膜)。
2. 2023年8月,我们先在每个檩条区间从内侧重新安装USB,正如Isover在一些视频和论坛中介绍的那样。
首先在檩条区间的中间安装了一个木条,让覆盖在上方的USB在中间形成水槽,防止水沿檩条流下。
用防冲击垫固定在檩条上,USB用木条压紧并用防冲击垫钉牢。
我丈夫非常用心地安装USB,查阅了大量资料,我们还有一位屋顶工人作为顾问。
虽知这不符合规范,因为外部安装新的USB屋顶修复不在预算内。
3. 2024年6月,我们将玻璃棉填充进檩条间。
4. 2024年11月,我们贴上了蒸汽阻隔膜,尽我们所能仔细粘贴,密封了所有管道穿孔、墙体和地板接口、横梁。不仅用了Isover的胶带,还用DoubleFit确保密闭。我们用薄膜封住了楼梯间,门上装了塑料防尘门——因此不是百分百密封。
但在屋顶窗户处各开了垂直缝隙,使窗户可以开启通风。
这大概就是我们的重大错误……我们当时未意识到蒸汽阻隔膜已经需要完全密封,并且湿气会因物理过程向上“吸”。
不过继续说明:
4. 2024年11月底,进行首次内墙粗抹灰(粗糙的墙面等被厚厚抹平)。
5. 2024年12月底,第一层和第二层铺设找平层(速干水泥砂浆,层高约7-8厘米,内嵌约4.5厘米厚的地暖管道覆盖层)。
6. 2025年1月6日,我们的暖气技师开始运行暖气检测程序,一二层地暖启用,阁楼的一个暖气片也开启。底层因无暖气片尚未采暖。
7. 2025年1月12日,我在阁楼通风时偶然发现窗户旁的USB上出现了大量且厚重的水珠。那几天气温接近冰点。
随后我继续查看,发现USB上到处都是厚厚的水珠。我在屋顶中央开了个缝,拨开绝缘棉照看,包括南侧距窗约5米处,情况类似、虽水珠略少。
我们目前未见霉菌或其他斑点,但也不清楚情况会多快恶化。
绝缘棉表面仅表层湿润,光滑表面水珠滚落,但接口处水分可能渗入棉层。
原因我们已明了,蒸汽阻隔膜应完全密封。尽管做了很多研究,我们仍不清楚湿气应在建造湿度后才引入家中。
现在存在若干“问题区域”:
- 湿气渗入木结构/其他吸湿材料(少数檩条和木条部位可见湿斑,但很少)
- 湿气慢慢流向地梁并聚集/可能渗透混凝土楼层(我们在两处测试处未见水迹,均为干燥)
- 湿气聚集在USB与绝缘棉之间,可能生成霉菌/孢子(尚无明显霉菌孢子)
问题是,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是否足以将窗户处蒸汽阻隔膜拆开,进行真正的横向通风(目前仅开小缝,空气多流入隔热层,而非室内)。
每天通风3-4次(目前气温约-2℃,天气干燥,湿度约45%)。
阁楼采暖(约18℃,屋内其他区域23℃)是好是坏?采暖会不会造成反效果?
设立一台或多台建筑干燥机是否有用,是否合理?
还是必须拆除蒸汽阻隔膜及全部绝缘棉,可能用毛巾或吸湿器清理USB上的水珠?
另外,我们想知道所有木构件(檩条、木条等)可能都吸满了水。需要多久、用何种方式干燥,或者是否等整个夏天才能除湿?
何时应重新安装保温层和蒸汽阻隔膜?
夏天、秋天,还是更早?
是否需做某些测量(如何测量木构件/檩条含水量)?
我们最想保留现有材料,通过技术手段如干燥机或通风除湿,但不确定物理条件下,即便绝缘棉贴在USB上,水分是否能完全去除。
最坏情况,我们必须全部拆除。
我附上几张照片,方便了解阁楼及细节。
非常感谢,冬日问候!
M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