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omtom79 2022-02-17 11:20:08#1 通过第二或第三无线信道(无线回程)实现无线接入点的联网。通过有线接入点也能实现统一的SSID和良好的覆盖,不一定需要Mesh。 但是当切换到另一个接入点时会有连接中断,这正是Mesh相比普通接入点的优势。或者我理解错了?
通过第二或第三无线信道(无线回程)实现无线接入点的联网。通过有线接入点也能实现统一的SSID和良好的覆盖,不一定需要Mesh。 但是当切换到另一个接入点时会有连接中断,这正是Mesh相比普通接入点的优势。或者我理解错了?
Rrick2018 2022-02-17 11:47:43#2你看错了。在Unify,你有一个带有零切换的中央控制系统。我有17个接入点。由于我的房子是混凝土结构,我也需要这么多。当然我的网络不是标准,但我计划每层楼使用2个接入点。比如办公室、客厅……你在厕所里只有2.4 GHz没关系。连接的设备越多,WiFi就越慢。你在有线网络中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你看错了。在Unify,你有一个带有零切换的中央控制系统。我有17个接入点。由于我的房子是混凝土结构,我也需要这么多。当然我的网络不是标准,但我计划每层楼使用2个接入点。比如办公室、客厅……你在厕所里只有2.4 GHz没关系。连接的设备越多,WiFi就越慢。你在有线网络中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AAraknis 2022-02-17 12:07:31#3 但当切换到另一个接入点时会断开连接,这不正是Mesh相比普通接入点的优势吗?还是我理解错了? 不,你理解错了。除了rick2018的说法之外,还要补充一点,这种切换或漫游(roaming)或引导(steering)只是网络方面的美好愿望。最终决定何时切换的是终端设备。虽然在系统设计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对此有一定影响,但也仅此而已。与Mesh没有任何关系。 :我强烈建议你找个人帮你设置。否则你不会满意,最好还是用像Orbi、Fritz或类似的简单系统。
但当切换到另一个接入点时会断开连接,这不正是Mesh相比普通接入点的优势吗?还是我理解错了? 不,你理解错了。除了rick2018的说法之外,还要补充一点,这种切换或漫游(roaming)或引导(steering)只是网络方面的美好愿望。最终决定何时切换的是终端设备。虽然在系统设计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对此有一定影响,但也仅此而已。与Mesh没有任何关系。 :我强烈建议你找个人帮你设置。否则你不会满意,最好还是用像Orbi、Fritz或类似的简单系统。
Rrick2018 2022-02-17 12:49:13#5Nonohd 实际上应该安装在天花板上。为此其发射角度进行了优化。也有设计贴纸,使其不显眼。在吊顶的情况下,嵌入式 FlexHD 也是一个选择。天花板上本来就有盘式通风口、烟雾探测器……无线接入点不会引人注意。
Nonohd 实际上应该安装在天花板上。为此其发射角度进行了优化。也有设计贴纸,使其不显眼。在吊顶的情况下,嵌入式 FlexHD 也是一个选择。天花板上本来就有盘式通风口、烟雾探测器……无线接入点不会引人注意。
RRamona13 2022-02-17 12:52:34#6 Nonohd其实应该安装在天花板上。它的发散角度就是为此优化的。 还有设计贴纸让它更不显眼。在吊顶的情况下,嵌入式FlexHD也是一个选择。 反正天花板上本来就有盘形通风口、烟雾报警器……所以接入点不会引人注意。 在我们这套65平方米的小公寓里,它挂得非常居中,效果也很好,但在其他房子里布线方式会不一样 ;) 无论如何,我觉得它们都很低调漂亮 :D
Nonohd其实应该安装在天花板上。它的发散角度就是为此优化的。 还有设计贴纸让它更不显眼。在吊顶的情况下,嵌入式FlexHD也是一个选择。 反正天花板上本来就有盘形通风口、烟雾报警器……所以接入点不会引人注意。 在我们这套65平方米的小公寓里,它挂得非常居中,效果也很好,但在其他房子里布线方式会不一样 ;) 无论如何,我觉得它们都很低调漂亮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