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国外看看吧。
这是典型的说法,当人们不想面对自己国家现有的挑战时会说:实际上总有某个地方做得更差——总拿这个作为“不行动”或“随遇而安”的理由,最终导致某些国家所谓的“常态”。我们想要这样吗?我不想。
我坚持这样做:从自己做起——这意味着不乱扔烟头、不把三明治纸扔到街上,乖乖捡起狗屎等等。
如果你做到这些,至少你自己为更完善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即使写上千页:谁在我的土地上乱扔垃圾,我都会找他(先友好地,之后肯定更坚定)。当然,你也可以“另一个脸颊让他打”,让别人为所欲为——这或许就是那些盲目支付账单、预付过高款项、然后在出现缺陷时(因为节省了验收专家)开始抱怨的房主。
在一定程度上,“谁付钱谁说话”这一原则仍然适用——尤其在建筑工地上。
关于垃圾的问题,本质上与建筑关系不大,而更多关乎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养,或者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中“公平”行事。
对此或许有不同看法——而接受这一点,对这里一些人来说可能很难:在某些讨论串中,当某个业主发表自己对某事的看法,而这看法不被部分人认可时(类似“我会这样做”——作为建议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有意选择了某种方式,为什么总是抱怨?):每个人都应该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无论是建造方式,还是对假设的或真实的问题选择容忍或不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