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sefee81
2018-03-24 23:41:45
- #1
大家好,
我们正在寻找有关现成房屋制造商的房屋建造/购房的实际流程应当是怎样的帮助。
关于我们的情况:大约12周前,我们决定为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买一套自住房。我们在网上的初步调查显示,在我们的预算范围内,似乎可以通过现成房屋供应商做到。接下来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较小的样板房世界。在那里,我们遇到了现成房屋供应商O(我们暂且这么称呼他)的一个非常友好且在我们外行看来也很专业的销售员。他询问了我们的预算(我们之前已经在房屋银行大致计算过),并反复计算了几次。最终,他告诉我们,按照我们的预算和希望(这些是通过网络调查和对房屋的设想得出的),加上我们计划的自助部分,大致上可以实现。可是:当月(2018年1月)还有3.5%的涨价——他当然给我们算了这笔账,想让我们看看如果不立即行动会损失多少钱。他递给我们一份文件,要求我们签字。那是一份保证按照当前价格表锁定价格的文件,但如果我们选定的地块(公开招标尚未开始)无法获得或者融资未达成,我们有撤销权。但他对融资也有王牌,想让我们到现场与一个(当然是)独立且免费为我们服务的金融中介见面,试图给我们定下。他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毕竟这是第一次谈话。我们觉得难以置信——因此供应商O被排除在外。
我想说的是,其他供应商(通过参观样板房得知)也采取了类似的“套路”。
在F供应商位于Fellbach的样板房里,我们找到了非常符合我们设想的房子(布局完全符合)。销售员也很精明,但当他因当前涨价(2018年2月)急着让我们签施工合同的时候,我们的兴奋感瞬间消失了。更糟的是,他想把刚刚电脑算出的报价打印出来,并倒推14天日期——他的理由是:如果我们明天之前签了合同,法律上需要客户至少有14天时间查看报价或撤销。因为时间上实际上已经超过涨价日期,我们最多只能等到明天。什么鬼??还能不能更荒唐?因此第二个看似靠谱的供应商也被我们甩出名单了。
我们在本地供应商B的样板房最后一次约见,是第二次拜访。第一次接触时,销售员非常认真,花了两个小时讨论按我们的需求建造房屋的可能性——根据我们当前的收入状况,他计算了我们能承担的费用。但没有给出实际价格。销售员说会在下次见面时确认,并给我们第一份方案。为了建立互信(毕竟我们可能会说大量根据房屋银行说能负担的内容),他强调下次见面前必须先跟一位独立建筑融资经纪交流,一起确认实际融资范围。我们对B公司的期待最高,第一次对话无压力,且网上的评论几乎全是正面的。最近一项对公平现成房屋制造商的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觉得面前坐着的是一位公正诚实的合作伙伴。今天结束时发现——这个供应商也想让我们签合同锁定当前价格,从而节省3万欧元。如果我们签订施工合同。当然,如果找不到地块或融资失败,我们会签署补充条款。我们还没看到任何报价或房屋图纸,这些都要等下次“必须”见面时才会给他。销售员第一次访问时的承诺没有兑现。
我们现在真正想问的是,是不是通常要在还没
A) 确认地块(这显然是实际成本的重要因素)
B) 没有具体融资计划(我们绝不会忽视L-Bank的可能性——但所有融资顾问都劝我们不要!)
C) 也没看到供应商的价格和服务报价的情况下,签施工合同???
对我们来说,这感觉就是被敲诈。我自己从事销售工作,顾客会告诉我,若我使用这种手法。
要先签字,然后再看看你能拿到什么服务……
我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正规的供应商,他能走“正常”的房屋建造流程?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谁有类似经验?结果如何?
我当然不反对提醒客户可能的涨价——我反而觉得这是销售员的专业表现,能提醒客户如此重要的变动。但强迫我们签字的手法,实在令人反感。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各家的报价进行比较,而又不用每次都被拖进“合同陷阱”呢?
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经验分享或其他房屋建造者的做法。
此致敬礼
我们正在寻找有关现成房屋制造商的房屋建造/购房的实际流程应当是怎样的帮助。
关于我们的情况:大约12周前,我们决定为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买一套自住房。我们在网上的初步调查显示,在我们的预算范围内,似乎可以通过现成房屋供应商做到。接下来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较小的样板房世界。在那里,我们遇到了现成房屋供应商O(我们暂且这么称呼他)的一个非常友好且在我们外行看来也很专业的销售员。他询问了我们的预算(我们之前已经在房屋银行大致计算过),并反复计算了几次。最终,他告诉我们,按照我们的预算和希望(这些是通过网络调查和对房屋的设想得出的),加上我们计划的自助部分,大致上可以实现。可是:当月(2018年1月)还有3.5%的涨价——他当然给我们算了这笔账,想让我们看看如果不立即行动会损失多少钱。他递给我们一份文件,要求我们签字。那是一份保证按照当前价格表锁定价格的文件,但如果我们选定的地块(公开招标尚未开始)无法获得或者融资未达成,我们有撤销权。但他对融资也有王牌,想让我们到现场与一个(当然是)独立且免费为我们服务的金融中介见面,试图给我们定下。他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毕竟这是第一次谈话。我们觉得难以置信——因此供应商O被排除在外。
我想说的是,其他供应商(通过参观样板房得知)也采取了类似的“套路”。
在F供应商位于Fellbach的样板房里,我们找到了非常符合我们设想的房子(布局完全符合)。销售员也很精明,但当他因当前涨价(2018年2月)急着让我们签施工合同的时候,我们的兴奋感瞬间消失了。更糟的是,他想把刚刚电脑算出的报价打印出来,并倒推14天日期——他的理由是:如果我们明天之前签了合同,法律上需要客户至少有14天时间查看报价或撤销。因为时间上实际上已经超过涨价日期,我们最多只能等到明天。什么鬼??还能不能更荒唐?因此第二个看似靠谱的供应商也被我们甩出名单了。
我们在本地供应商B的样板房最后一次约见,是第二次拜访。第一次接触时,销售员非常认真,花了两个小时讨论按我们的需求建造房屋的可能性——根据我们当前的收入状况,他计算了我们能承担的费用。但没有给出实际价格。销售员说会在下次见面时确认,并给我们第一份方案。为了建立互信(毕竟我们可能会说大量根据房屋银行说能负担的内容),他强调下次见面前必须先跟一位独立建筑融资经纪交流,一起确认实际融资范围。我们对B公司的期待最高,第一次对话无压力,且网上的评论几乎全是正面的。最近一项对公平现成房屋制造商的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觉得面前坐着的是一位公正诚实的合作伙伴。今天结束时发现——这个供应商也想让我们签合同锁定当前价格,从而节省3万欧元。如果我们签订施工合同。当然,如果找不到地块或融资失败,我们会签署补充条款。我们还没看到任何报价或房屋图纸,这些都要等下次“必须”见面时才会给他。销售员第一次访问时的承诺没有兑现。
我们现在真正想问的是,是不是通常要在还没
A) 确认地块(这显然是实际成本的重要因素)
B) 没有具体融资计划(我们绝不会忽视L-Bank的可能性——但所有融资顾问都劝我们不要!)
C) 也没看到供应商的价格和服务报价的情况下,签施工合同???
对我们来说,这感觉就是被敲诈。我自己从事销售工作,顾客会告诉我,若我使用这种手法。
要先签字,然后再看看你能拿到什么服务……
我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正规的供应商,他能走“正常”的房屋建造流程?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谁有类似经验?结果如何?
我当然不反对提醒客户可能的涨价——我反而觉得这是销售员的专业表现,能提醒客户如此重要的变动。但强迫我们签字的手法,实在令人反感。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各家的报价进行比较,而又不用每次都被拖进“合同陷阱”呢?
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经验分享或其他房屋建造者的做法。
此致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