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eber0815 2017-01-25 14:04:39#1这里也有疑问,为什么当填写年收入时金额会不同?那你就链接到相关的计算器 ;-) 或者在这里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情况依然是,税务申报类别对于实际应缴税款没有影响。该金额是通过税务申报确定的。 否则,这通常还取决于双方中谁可以抵扣什么…… 联合申报时,谁抵扣什么并无差别。因为你们是共同申报。
这里也有疑问,为什么当填写年收入时金额会不同?那你就链接到相关的计算器 ;-) 或者在这里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情况依然是,税务申报类别对于实际应缴税款没有影响。该金额是通过税务申报确定的。 否则,这通常还取决于双方中谁可以抵扣什么…… 联合申报时,谁抵扣什么并无差别。因为你们是共同申报。
KKnallkörper 2017-01-25 14:04:47#2计算器并不考虑你的报税结果。它们只计算你的净收入。在联合申报时,你们最终支付的税率为x%,而x%取决于共同的总收入。计算器只向你显示每月向税务局预缴的金额。
EEgon12 2017-01-25 14:05:32#3正如所说;通过变更税务申报类别确实可以优化父母津贴(因为它是基于“净额”计算的)。 除了这个特殊情况,我只能同意前面的发言者。 这几乎不可能了,计算父母津贴时会参考过去6个月的税务申报类别,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优化父母津贴,必须在税务申报类别3中待满7个月,这又意味着你必须在怀孕第8周之前完成变更。 请不要太苛求我精确到一周:) <-- 不是生物学高手
正如所说;通过变更税务申报类别确实可以优化父母津贴(因为它是基于“净额”计算的)。 除了这个特殊情况,我只能同意前面的发言者。 这几乎不可能了,计算父母津贴时会参考过去6个月的税务申报类别,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优化父母津贴,必须在税务申报类别3中待满7个月,这又意味着你必须在怀孕第8周之前完成变更。 请不要太苛求我精确到一周:) <-- 不是生物学高手
PPeanuts74 2017-01-25 14:08:09#4正如我所说,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的税务顾问,不管他是怎样算的……计算器们似乎默认什么都不扣除?我之前提到过我找过的那个,带链接的情况在这里通常也挺复杂的……
PPeanuts74 2017-01-25 14:13:37#63/5 是不是只有在共同申报时才可能,还是分开申报也可以?分开申报到底有什么好处,特别是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合并申报应该总是更好(无论使用哪种税务类别),还是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