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experte
2015-03-04 16:31:25
- #1
你好,
这我倒没什么意外,请问您是哪个领域的?
没有笨问题。这已经规定了一段时间,不仅要计算单个构件的特性,还要把该构件的声学特性纳入计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些部件叫做隔离型和其他什么型材。
我可不这么看,连理论上也不是……不过我也只是商人和销售人员。
这是比较老旧的观点,不过也见仁见智。没有“那块”砖能独当一面,成为唯一选择。喜欢整体抹灰幕墙的人,你的首选玻璃墙反而是不行的。
真遗憾我不能参加你的咨询会;你的销售小姐一定会跟你相处得很愉快。
3级声学防护通常没太大问题,之后就得让结构工程师来计算了。
我为了简单起见复制一下;我觉得解释得还算能让外行懂:
**单层构件的评定隔声量R’w,无论是板材、顶板还是墙体,都取决于单位面积质量。墙越重,隔声越好。前提是墙体密实:无气隙和较大空腔。材料种类影响有限,刚度影响也较小。墙和顶板的隔声量R’通常随频率增加而增大。
小空腔影响基本无关紧要。但错位孔洞影响较大,因为它们让砖体“变软”。大空腔会因单壳体共振而降低隔声效果。尺寸只能通过测量决定。
厚重外墙如密度较低(弹性模量和密度都低)可能产生厚度共振,导致隔声降低。孔洞错位对厚度共振影响明显:错位孔洞砌体刚度比连续肋砌体低,中等减少隔声效果约10%。
双面抹灰墙的评定隔声量R’w取决于砖的原始干密度等级和墙厚度:
所选砖种如换用其他干密度等级,隔声值自然会不同。抹灰层对隔声影响很大,能封闭接缝,提高“软质”穿孔砖刚度。单侧抹灰也能有效弥补砌体的漏声。
一个特别效果是材料阻尼,即将墙体的结构声振动能转化为热能。轻质混凝土墙体,尤其是泡沫混凝土,在试验台和现场测得的隔声性能优于按重量曲线预期值。原因是材料本身的阻尼以及声压向其他构件的传递增强。
**资料来源:DIN 4109 高层建筑中的隔音要求及 Joachim Achtziger, Günther Pfeifer, Rolf Ramcke, Konrad Zilch 编, Mauerwerksatlas, Birkhäuser, Basel Boston Berlin 2007
我暂时没找到36.5厚砌体的计算数据,但结果应该更好。
莱茵河的问候
我是一名自然科学家……
这我倒没什么意外,请问您是哪个领域的?
但是问个笨问题:非承重内墙怎么样?那可以做隔离吧。
没有笨问题。这已经规定了一段时间,不仅要计算单个构件的特性,还要把该构件的声学特性纳入计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些部件叫做隔离型和其他什么型材。
理论上轻质墙也是混合砌体。
我可不这么看,连理论上也不是……不过我也只是商人和销售人员。
以我这个外行的看法,这反而是最彻底的建筑方式(理想情况下结合通风幕墙,当然不便宜),因为这样可以最好地避免热桥。
这是比较老旧的观点,不过也见仁见智。没有“那块”砖能独当一面,成为唯一选择。喜欢整体抹灰幕墙的人,你的首选玻璃墙反而是不行的。
或者至少在Poroton内墙使用平整砖,RDK 1.4,或者直接用隔音砖RDK 2,承重墙也别省……
真遗憾我不能参加你的咨询会;你的销售小姐一定会跟你相处得很愉快。
在安静的住宅区至少外墙不会这么做。
3级声学防护通常没太大问题,之后就得让结构工程师来计算了。
问个笨问题,我不太懂:为什么大家谈声学防护总是说质量?
我为了简单起见复制一下;我觉得解释得还算能让外行懂:
**单层构件的评定隔声量R’w,无论是板材、顶板还是墙体,都取决于单位面积质量。墙越重,隔声越好。前提是墙体密实:无气隙和较大空腔。材料种类影响有限,刚度影响也较小。墙和顶板的隔声量R’通常随频率增加而增大。
小空腔影响基本无关紧要。但错位孔洞影响较大,因为它们让砖体“变软”。大空腔会因单壳体共振而降低隔声效果。尺寸只能通过测量决定。
厚重外墙如密度较低(弹性模量和密度都低)可能产生厚度共振,导致隔声降低。孔洞错位对厚度共振影响明显:错位孔洞砌体刚度比连续肋砌体低,中等减少隔声效果约10%。
双面抹灰墙的评定隔声量R’w取决于砖的原始干密度等级和墙厚度:
[*]空心砌块(RDK 0.8):墙厚17.5厘米 - 44分贝 / 墙厚24厘米 - 46分贝
[*]高孔砖(RDK 1.2):墙厚17.5厘米 - 45分贝 / 墙厚24厘米 - 48分贝
[*]混凝土(RDK 1.4):墙厚17.5厘米 - 48分贝 / 墙厚24厘米 - 52分贝
[*]砂灰砖(RDK 1.8):墙厚17.5厘米 - 51分贝 / 墙厚24厘米 - 54分贝
所选砖种如换用其他干密度等级,隔声值自然会不同。抹灰层对隔声影响很大,能封闭接缝,提高“软质”穿孔砖刚度。单侧抹灰也能有效弥补砌体的漏声。
一个特别效果是材料阻尼,即将墙体的结构声振动能转化为热能。轻质混凝土墙体,尤其是泡沫混凝土,在试验台和现场测得的隔声性能优于按重量曲线预期值。原因是材料本身的阻尼以及声压向其他构件的传递增强。
**资料来源:DIN 4109 高层建筑中的隔音要求及 Joachim Achtziger, Günther Pfeifer, Rolf Ramcke, Konrad Zilch 编, Mauerwerksatlas, Birkhäuser, Basel Boston Berlin 2007
我暂时没找到36.5厚砌体的计算数据,但结果应该更好。
莱茵河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