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关注,KNX 对于单纯的天气依赖型遮阳和两三个灯来说似乎有点过度设计。[ /Quote] 是的,这确实可能是过度设计。这两者也可以用传统方式解决。
[QUOTE="Bauherr am L, post: 348389, member: 48763"]那你们怎么定义“真正的”智能家居?
很难说……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定义。前不久我有一次专业的 KNX 咨询,顾问强烈反对将自动化视为智能家居的核心部分。另一些人正是把自动化过程看作“智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我个人来说,健康的平衡非常重要,一方面是控制和干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自动化和舒适性。我的房子确实应该帮我做很多事,但不应剥夺我的主动权。
从我的角度来看,KNX 在私家庭院主要是玩具和奢侈品。你必须喜欢它,愿意花时间研究,愿意自己动手。我至少是这么看的。我计划大部分自己完成布线、配电箱和参数设置,那么 KNX 也不会那么贵,也不必人为找理由来证明它的价值。
功能是什么,比如典型的应用?
我认为优势主要是在复杂场景和跨工种、逻辑组合的组件协同上。
“离开家”场景会关闭你定义的特定灯光和设备,启动警报,可能在日历中提醒你倒垃圾或有未关的窗户。带小 LED 的智能灯开关可以低调地显示各种状态,方便随时监测。
“晚安”场景使卧室的运动传感器不再开灯,床下感应器保证你半夜起床只有微弱的调光灯,避免打扰伴侣,卫生间灯光也只是微弱亮起。开启的窗户会触发警报,通风系统自动切换到极静音模式,一些待机设备被关闭。
许多用户也喜欢音乐和媒体控制,带灯光效果和背景音乐的场景。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优先级来设定。
我也觉得很棒的是,事后可以给任意按键和 LED 赋予各种功能,只需更改参数设置。当然,这也需要一些兴趣和激发新需求。但我猜用得越多,脑子里能想出的东西越多。
不过我必须坦率地说,这毕竟是私家住宅的玩具和奢侈品。
KNX 的优点是无需中央控制器,运行非常稳定。有线连接,每个执行器和传感器都有独立智能。当然,很多功能也能用 WLAN 和智能手机实现,但无法达到 KNX 的可靠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