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texas
2021-03-10 19:20:44
- #1
大家好,
我在自有住房方面完全是新手,迄今为止只读过《Stern指南:10步拥有自有住房》(这本书作为实用的电子书在图书馆有——在封锁期间很容易获得)。我总得从某处开始提问……
我现在大致明白,建造或购买房屋时,涉及“外部”人员的第一步是去找融资方或银行。
此外,我认为自己懂得了,需要提前获得一份融资预批,这份预批并不针对具体房产,而只是在出具时银行承诺可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有了这份预批,就可以迅速说服卖家,说明自己确实有能力认真进行购买。
一般来说,人们会假设自有资金为20%或25%。但我认为,我们会用更多自有资金参与(具体数字可能稍后再说,前提是我不至于在这里丢面子)。那么问题是:预批额度应该定在多少?还是银行会根据月净收入默认批出一个最高额度,而我们不一定会全部用到?(我猜具体条件反而要等到正式预批才知道?)
我可以想象银行可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如果他们自己也做房地产中介,可能会试图促使我们购买价格过高且可能超出需求规模的房产,以获取额外佣金。且高额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他们支付的负利率存款减少,而能产生定期利息收入。如果情况真是如此,虽然不一定违法,但这可能导致咨询结果与我预期不同。
那么,是否可以直接告诉银行贷款额度不需要那么高?如果是这样,我猜可能会拿到额度更低的文件。但反过来,这可能需要向潜在卖家说明,这份预批并不表示我买不起房,而是剩余的资金将来自自有资金,而后者可能不会体现在预批文件中。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实务经验?或者几乎是必须遵循的做法?如果我直接问,银行职员会不会以中立的态度为我提供咨询?
先谢谢大家!
我在自有住房方面完全是新手,迄今为止只读过《Stern指南:10步拥有自有住房》(这本书作为实用的电子书在图书馆有——在封锁期间很容易获得)。我总得从某处开始提问……
我现在大致明白,建造或购买房屋时,涉及“外部”人员的第一步是去找融资方或银行。
此外,我认为自己懂得了,需要提前获得一份融资预批,这份预批并不针对具体房产,而只是在出具时银行承诺可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有了这份预批,就可以迅速说服卖家,说明自己确实有能力认真进行购买。
一般来说,人们会假设自有资金为20%或25%。但我认为,我们会用更多自有资金参与(具体数字可能稍后再说,前提是我不至于在这里丢面子)。那么问题是:预批额度应该定在多少?还是银行会根据月净收入默认批出一个最高额度,而我们不一定会全部用到?(我猜具体条件反而要等到正式预批才知道?)
我可以想象银行可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如果他们自己也做房地产中介,可能会试图促使我们购买价格过高且可能超出需求规模的房产,以获取额外佣金。且高额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他们支付的负利率存款减少,而能产生定期利息收入。如果情况真是如此,虽然不一定违法,但这可能导致咨询结果与我预期不同。
那么,是否可以直接告诉银行贷款额度不需要那么高?如果是这样,我猜可能会拿到额度更低的文件。但反过来,这可能需要向潜在卖家说明,这份预批并不表示我买不起房,而是剩余的资金将来自自有资金,而后者可能不会体现在预批文件中。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实务经验?或者几乎是必须遵循的做法?如果我直接问,银行职员会不会以中立的态度为我提供咨询?
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