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erSueden
2021-11-08 00:35:50
- #1
我们的规划要求车道和停车位使用透水铺装。其实这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下面的土壤非常粘土质,几乎不适合让水直接渗透。即使是上次下雨过后几天,泥浆依然厚厚地粘在靴子底下,而且开发作业也很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被延误了,因为在这个美好的夏季里,每个坑都灌满了水。第一期建设区的邻居们在暴雨时,花园里也经常像有小溪流过一样。我刚刚又看了一下土壤调查报告,上面写着含有黄土的流动土,渗透系数kf为9.5×10^-8 m/s(大约是10^-7)。根据维基百科,土壤的渗透系数在10^-6或更低时被认为是几乎不透水的。现在的问题当然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我现在看到以下几个问题:- 最初我计划在从车道到房门的路径上使用相同的铺装,但现在担心这样会把水引到地基下。- 另一个问题是道路几乎位于地块的最高点,如果基础是连通的,水肯定会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流动。- 渗透的水应该流向哪里?轻微降雨时可能问题不大,但暴雨时可能会积水很多。- 如何处理冻害问题?底层土壤是F3等级,已经不太理想,再加上积水,对我来说简直是制造麻烦的配方。我们的地块海拔666米(恶魔数字... ;) ),预计会有较重的霜冻。- 东边和东北边的邻居地势较高,取决于他们的建筑方式,暴雨时水可能会流到我们家门口。正因此,在门口使用透水铺装的想法本来还挺吸引人的。我当然也思考过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往房子的路和露台也许不用透水铺装,让雨水在房屋表面流走,再通过横坡流入草坪?- 在车道和路之间通过设置深入的路缘石作为水阻隔,使两个基础相对分开?路径本身所需基础要比车道少得多。- 或者从车道一直铺设透水铺装,从而在车道下方挖得更深,保证所有水都流到那渗透?目前来看,车道大约比一层地面高出30厘米,所以会真的挖得很深,而且可能会很贵。- 还是说所有这些引水措施都没必要,基本上30厘米承载层加30厘米防冻层,在透水铺装上就足够了?- 使用多孔石和利用铺装缝隙渗水有什么区别吗?我其实不太喜欢宽缝铺装,因为我看到的都特别长满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