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2016
2019-02-24 15:33:36
- #1
另一方面,把品牌产品交给非专业人员来加工,二者又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我看来,货物明显受到了损害,边缘看起来像是“石洗”过的。磨削过程最终必须达到划痕深度,几乎等同于“平面铣削”,而且这个结果在我脑海中播放着一部恐怖片,想象一下这些工作又是由同一帮笨蛋手完成的。我无法从消费者权益法的角度判断这里的返工在“初审”阶段应被接受到什么程度,但对此我不抱期待。
我希望能有一次针对让非专业或半熟练人员加工高档商品的先例判决,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我们在这里相当频繁地看到由半熟练的砌砖工砌筑的品牌砖块,并且由“Estrich-Achmeds”(感谢 这个美称)进行填缝;本周另一个讨论串则涉及某品牌厂家的窗户,被不当组装和“安装”——这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流行。
在施工说明中将品牌产品作为一种质量标准来使用,却在加工时把它弄坏(我们还记得数学课:一个产品即使只有一个因素差,也算是坏的)必须尽快摆脱这类行为作为“小罪”的美化!
基本上你当然是对的。只是……如果铺设了地暖,地板很可能是用柔性胶粘的。那几乎没法再拆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