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只在审核我最喜欢的人的材料。我的丈夫在审核他最喜欢的人的材料。只有当两者都太贵时,
你们纠缠不清。至于那个“要是我早知道……”肯定有原因,就是没有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请问你们是如何买车的?或者买地?如果情况基本上仍有30%的主观因素,怎么可能合理可行呢?
你们犯了两个错误,只看价格,且固执于某件事,从而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但这里不是目录价,而是几乎无法准确估算的土建工程费用,这属于建筑附加成本。还有外部设施、自作业、车库和花园。
情感也起着作用,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想要113区的氛围。
1. 明确自有资金和融资上限。
2. 粗略计算,检查:你们想要什么?你们在2000欧元/平方米的预算下能做什么?
3. 参观房屋建造商和本地公司。查看网站,打电话......
4. 收集印象,听从直觉。
5. 比较2到5家公司。
等等……无保证,这些都是凭直觉写的。别人可能做得更好。
还有:想保持全局和控制(你某处写过),那就不是买房,而是自己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