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ander
2014-01-13 10:10:58
- #1
大家好,
由于我将1994年的大部分建筑项目出租,出于税务原因,当时有人建议我按以下方式安排融资:
贷款的偿还通过同时到期的寿险保险来实现。
因此,在贷款期限内,只需向银行支付利息,而不是偿还本金,同时向寿险保险缴费。
这使我能够在整个贷款期限内,将贷款利息作为税务局认可的广告费用申报,从而减少租金收入的税负。
现在寿险保险中有一部分是利息收益,另一部分称为盈余分配。
由于我的融资期限还有大约10年,当我读到保险公司的年度通知时,开始觉得有些不安。
长话短说:1994年预期的保险终值不会实现。
我理解这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关,保险公司也不能变魔术,只能赚取市场允许的收益。
这对我来说帮助不大,因为10年后,贷款金额与寿险保险支付金额之间将会出现一个缺口。
我的问题是:我是否必须单独承担这个差额,还是银行也有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我之所以这么想,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没有提醒贷款风险,即保险支付金额可能不足。
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理解:贷款是由保险偿还的,因此保险偿还贷款,不论最终支付多少。
如果贷款合同中写明:贷款由寿险保险XXX偿还,那么像我这样当年不足30岁的银行客户,会认为自己只要每月按时缴纳寿险保险费,贷款偿还就有保障。
你们怎么看?
问候
Oleander
由于我将1994年的大部分建筑项目出租,出于税务原因,当时有人建议我按以下方式安排融资:
贷款的偿还通过同时到期的寿险保险来实现。
因此,在贷款期限内,只需向银行支付利息,而不是偿还本金,同时向寿险保险缴费。
这使我能够在整个贷款期限内,将贷款利息作为税务局认可的广告费用申报,从而减少租金收入的税负。
现在寿险保险中有一部分是利息收益,另一部分称为盈余分配。
由于我的融资期限还有大约10年,当我读到保险公司的年度通知时,开始觉得有些不安。
长话短说:1994年预期的保险终值不会实现。
我理解这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关,保险公司也不能变魔术,只能赚取市场允许的收益。
这对我来说帮助不大,因为10年后,贷款金额与寿险保险支付金额之间将会出现一个缺口。
我的问题是:我是否必须单独承担这个差额,还是银行也有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我之所以这么想,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没有提醒贷款风险,即保险支付金额可能不足。
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理解:贷款是由保险偿还的,因此保险偿还贷款,不论最终支付多少。
如果贷款合同中写明:贷款由寿险保险XXX偿还,那么像我这样当年不足30岁的银行客户,会认为自己只要每月按时缴纳寿险保险费,贷款偿还就有保障。
你们怎么看?
问候
Ole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