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我的邻居现在已经率先行动并且已经签字了,我们也不会妥协。如果反过来问,也可以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和我们谈过。但这不是重点,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情况也应该是这样的。没人说过我们觉得太贵。
你们别忘恩负义:你们认识半个邻居并且彼此交流。那个不完全一般/常见,但也不罕见的双联排别墅建造者,必须接受将在三年内认识另一个半地块的买家,并且直到那时“共用”的墙都只能视为外墙进行隔热。顺便说一句,我自己认为你们Schwabenhaus在价格方面也不会令你们满意吧(?)
正如我在开头帖子中写的,预制屋对我们来说不考虑。我们想了很久,肯定会用主体结构建造。是用预制主体结构还是砖石结构还未决定,但不会用木框架。我们现在也正好处在一个有关膨胀页岩建材的主题中,而不是讨论预制房的优点。
我哪里没看清楚,木框架房为什么原则上不可接受的原因是什么?另外,如果在这里有人只带着有色眼镜,执意寻找与问题线毫厘不爽且毫无附加价值的答案,那就错地方了。这里其实总是看到“整体”的。这可能是因为经验丰富的讨论者们,通常已经住在(并非总是第一套)自有住宅里。让你的同伴带着刀无谓地撞墙,恐怕只有讽刺者才会“要求”吧 ;-)
现在稍微说说我还没“处理完”的第17楼帖子:
扩建房……呃,是的,我先躲一躲。[…]
“如果设计师聪明的话,在这种条件下实现最佳的轮廓‘一致性’也是可能的”对不起,我不理解这个句子或者‘聪明’一词 :/
DIY有图纸,当然我们考虑它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有两家公司给了专业图纸,不过我们不太满意(HTR在一层),还有我们的设想。很乐意分享 :)
“啊,十二米,但邻居却盖得更短???”
你什么意思?这是讽刺吧?
借“扩建房”的建议,我是想提醒说,即使自己想为装修分包施工选择其他承包商和/或完全不同的标准,也可以用和邻居半边房一样的“毛坯承包商”。这并不一定要自己动手。“聪明”类似于“棒极了”,意思是某人“机灵”,就是“聪明的小伙子”。这样的人即使房屋深度不同,也能努力实现大致平行的屋顶线。坦白说,我很惊讶你们只用十二米深的房子,却盖得比邻居半边还深。是的,把图纸发出来吧——也包括你们认为不完美的图纸,我们这里可以重新调整(不是我本人,我绘图能力不行,那是Katja、Yvonne、RomeoZwo等人的专长,你肯定已经注意到了)。
有人能说说用膨胀页岩预制构件的缺点吗?我看数值的话,如果单体结构建造的话,应该考虑使用42厘米厚的墙。
基本上“配料成分是同一种东西”,虽然墙板当然不同的生产方式(横放,但你在Lechner Massivhaus网站的视频里已经看到了),且因此相比实心砖顶面,墙内侧更加平整。也就是说技术上内容相同,但更“适合贴墙纸”。顺便说一句,我用的是30厘米膨胀页岩,并不觉得它能和仅24厘米的多孔砖等同。关于用墙板建造的想法,我引用自己在绿帖中的话:墙板“对于‘半个双联排’的批量来说,简直是笑话,至少远远超过了开玩笑的范围”。
还有一个普遍性问题:所有的实心砖石房屋供应商都要安装住宅通风系统(好像是规定的),但Lech***的膨胀页岩房却没有,尽管同样密封。为什么?难道不都是相同的规定吗?
规定是一样的,据我所知,受控住宅通风系统仍然是可选的。大概Lechner Massivhaus根本就没有把受控住宅通风系统整合进他们的系统(核心也没有,他们会建议用分散式的受控住宅通风系统)。顺便说一句,你在Lechner Massivhaus也能看到一个名为“Wohnen am Sonnenwald”的项目,带有双联排,尽管描述说是“实体墙”,但在平面图中显示为“双层”带外墙保温系统(WD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