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经济方面,我还看到情感方面。等待洪水来临,紧张地注视着水位会是怎样的感受?当失去很多东西时,即使以某种方式获得赔偿,那又是怎样的感受?
HQ(洪水频率)区域的划分是基于统计数据,完全依赖于过去的数值。在德国最大的25条河流中,没有一条河流在过去几年中没有至少发生一次HQ50的洪水事件,有的甚至发生过两次或三次。对我来说,这显示出一种数学上的异常。巴伐利亚州发布了建议,要求以至少超过HQ划分标准15%的额度来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我不是专家。在被极端划定为洪泛区的地区,我只会选择建造漂浮建筑。如果该地区还存在溢流风险,连漂浮建筑都不会建造。对于所承担的风险,我期望生活质量有特殊的提升,比如可以无障碍地欣赏水域景观。至于这里所涉及的地块位置情况,并非如此。我的判断并非完全理性,也没有“对”或“错”之分。
我认为,在被划定为HQ100极端洪水区域的地方划为建房用地,从国民经济角度来看是值得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