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财务框架,关于房屋出售 / 土地选择 / 新建的建议

  • Erstellt am 2025-09-26 12:40:37

CC35BS38

2025-09-27 13:20:34
  • #1
我也宁愿放弃。对于建造过程中的压力和费用,可以长时间通勤,也可以给女儿打车费,让她去市区。此外,还不清楚她18岁时是否会留在家里,这点14岁时根本无法判断。18岁左右的阶段对所有人来说都足够重要,我不会把房子的初期阶段也安排进去。但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不同,仅供参考。
 

Nida35a

2025-09-27 17:00:10
  • #2
我们这样做了,但在十年之后。 孩子们都搬出去了,房子太大了。 如果没有重要原因迫使你们搬出房子,就继续住着,同时攒钱买平房。 那个平房也可以有山谷景观或海景,钱是够的。 我们选择了125平方米,3个房间。
 

MachsSelbst

2025-09-27 18:06:20
  • #3


嗯。祝你和一个青少年玩得开心,把他从14、15、16平方米挤到10平方米,为自己建新梦想别墅。这也挽救不了去迪厅的公交线路,因为10平方米的小兔子窝根本不能邀请朋友来预热……

这样保证了直到成年前的最后三四年会变成地狱……

无意冒犯,但依你的观点,我有时候怀疑你有没有孩子全天候和你生活。这非常过时了,六十年代的人打电话来了,说他们要回他们的教育方式……
 

Arauki11

2025-09-27 18:53:13
  • #4
我也已经经历了不少变化、建造、搬家等等。从这些经验中,我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

具体是哪些变化呢?

你现在的舒适区包含哪些内容?你觉得现有的舒适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那她差不多已经成年了,是不是会逐渐远离父母呢?

我根本不觉得年龄是问题,目前我只是没看到你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为什么不能有一处合适的房产,你们作为夫妻住在那里,享受比较平静的生活?

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她只有14岁,作为青少年还无法对这么重大的决定做出适当的判断。妈妈和女儿是不是计划她继续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也会在同一城市工作或学习?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可靠的生活模式,可能比罐装泡沫还快破裂(幸好如此)。那所谓的优势是成年后、还住在家的女儿离大学或工作地点近了15分钟,还是还有什么具体原因?

你应该先从你自己的角度定义一下这个经常使用的词。简单浏览,我看到的定义是:“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私生活或社交生活中的区域,特点是放松、舒适、愉悦、安全且无风险”。这本质上就是人们想要达到的状态,特别是当人年纪大、体力变弱时。我觉得一定有其他原因或动力,想听听你的想法。很可惜你丈夫没有参与讨论,我觉得那会很有趣,也更有助于交流。
顺便说一下,“兴奋”我多数情况下认为不是一个很好的决策依据。

我一直也会思考生活中的变化,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尽早主动把握这个过程。所以我并不担心你们的变化。
但根据你写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能改善你们夫妻的生活,或意味着某种(即使怪异的)生活方式。
请解释一下你们的生活方式,这样才好理解。你女儿的生活规划不必解释,她的生活还在前面。重点是这个“年长夫妻”,很快会无子女一起生活的模式。
实际上,我觉得除非有更重要的理由,否则你们的这个想法简直是疯招,没必要在同一个地方再建新房,既无明显必要也无可感知的额外价值。
如果你们只是怕冒险,那我建议每月去一次高档赌场,如果太舒服了,还可以用其他简单方式降低这种舒适感……
其实你们不妨趁现在静下心来,作为夫妻去想象并规划没有女儿时的生活,或许处于半退休或退休状态。也许到时候会有一套豪华的城市公寓,配备所有舒适设施,没有车,或是在乡村的小屋子。
当然目前你们必须把女儿考虑进来,要保持适当距离,这对户型设计有很大影响。为什么你丈夫想住离大学或女儿的工作地点更近,而女儿的工作地点将来又会在别处呢?
总之,我看不出真正的收益或有说服力的生活蓝图,倒像是牺牲了宁静、安全与舒适。
 

MachsSelbst

2025-09-27 19:06:15
  • #5
不过必须得说……如果一个男人49岁了还这么矫情……那5到10年后情况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到了那个时候应该就该放弃了。
“[Hängt sich an seinem Alter auf]”,这也可能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意思是“我不想再弄新房子、搬家什么的了”。
隔壁草地上的草总看起来比自家的绿,但往往这种感觉也是错觉。
 

wiltshire

2025-09-27 19:50:02
  • #6
对于那些喜欢这样做的人来说,这简直太棒了。 关于“压力”我已经写过了。至于费用……几乎没有比投资于自身生活质量更好的投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了解自己并且对自己诚实。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