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ssimat 2020-08-24 15:49:32#1我不知道新建房屋是否不同,但在我的翻修过程中,我打电话给的每个人都很乐意并且立刻出来了,查看了情况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报价。偶尔确实有在现场预约后甚至主动询问也没有收到报价,但那时就很清楚他们不会是合适的选择。 所有公司在客户开发方面都非常擅长……但准时执行方面就不那么好了。
我不知道新建房屋是否不同,但在我的翻修过程中,我打电话给的每个人都很乐意并且立刻出来了,查看了情况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报价。偶尔确实有在现场预约后甚至主动询问也没有收到报价,但那时就很清楚他们不会是合适的选择。 所有公司在客户开发方面都非常擅长……但准时执行方面就不那么好了。
Hhaydee 2020-08-24 21:08:25#3汉普郡,别想了。 自从狂欢节以来,我一直在追赶暖气公司。六周后采暖期开始,连个报价都没有。 车库屋顶的铁匠活是从2017年10月到2019年11月的一场灾难。 我们这里有两栋房子完全由自己负责,就像@hegi那样,开工春季2017,完工时间? 一栋九月有人搬进来,外墙粉刷等还没做。 个人当然认识 讲价?没有报价。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我付款不留尾款。 我知道很多人只会接2022年或更晚的较大订单,比如房子。
汉普郡,别想了。 自从狂欢节以来,我一直在追赶暖气公司。六周后采暖期开始,连个报价都没有。 车库屋顶的铁匠活是从2017年10月到2019年11月的一场灾难。 我们这里有两栋房子完全由自己负责,就像@hegi那样,开工春季2017,完工时间? 一栋九月有人搬进来,外墙粉刷等还没做。 个人当然认识 讲价?没有报价。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我付款不留尾款。 我知道很多人只会接2022年或更晚的较大订单,比如房子。
111ant 2020-08-24 23:37:03#4 但是从也有资格承接该订单的公司那里获取5份报价既不无理也不过分。 这要看情况——毕竟这意味着有四个供应商白费力气。因此,我一开始就只要求五份报价,我觉得已经太多了。我觉得一开始请求两份报价比较合适,然后根据它们的差异,再增加报价,可能是为了横向比较再增加三份(但应公平地说明,这更多是为了比较而非竞争)。
但是从也有资格承接该订单的公司那里获取5份报价既不无理也不过分。 这要看情况——毕竟这意味着有四个供应商白费力气。因此,我一开始就只要求五份报价,我觉得已经太多了。我觉得一开始请求两份报价比较合适,然后根据它们的差异,再增加报价,可能是为了横向比较再增加三份(但应公平地说明,这更多是为了比较而非竞争)。
Hhegi___ 2020-08-25 07:36:55#5 这取决于情况——毕竟这意味着四个供应商白费了功夫。因此,我一开始就觉得“只”询问五个报价已经太多了。起初我觉得两份报价可以,根据它们的差异,再增加更多,可能再增加三份以进行横向比较(但公平地说,要说明这更像是对比而非竞争)。 哈哈 你怎么能只凭两个报价来确定市场上的价格位置呢? 从统计学角度看,这样的数据明显太少了。 不过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那也难怪为什么很多人在这里总是说价格高得离谱。
这取决于情况——毕竟这意味着四个供应商白费了功夫。因此,我一开始就觉得“只”询问五个报价已经太多了。起初我觉得两份报价可以,根据它们的差异,再增加更多,可能再增加三份以进行横向比较(但公平地说,要说明这更像是对比而非竞争)。 哈哈 你怎么能只凭两个报价来确定市场上的价格位置呢? 从统计学角度看,这样的数据明显太少了。 不过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那也难怪为什么很多人在这里总是说价格高得离谱。
Mmatte 2020-08-25 08:23:58#6我对此没什么头绪。以前人们会先把最好的和最差的报价剔除掉。我觉得如果所有公司都有资格承接这个项目,获得5个报价也不算过分。 写报价和提交报价是公司的工作范围的一部分,就像他们的实际工作一样。这里没人能告诉我这不被计算在内。 这里的问题更可能是这些公司工作满得爆,从而经常拒绝提交报价。这个比例不幸地已经改变了。 以前是谁出钱谁办事(夸张说法)。 今天作为客户常常感觉像个乞求者,依赖工匠们的恩惠,还得庆幸某个工匠愿意抽时间。 当然,正确的工作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但对较大的项目,我绝不会自我限制只拿1或2个报价。 我一个朋友最近与一位建筑承包商聊过。对方说:“现在真是疯狂,你们价格上涨了,但订单却爆满,已经不知道钱该往哪放了。” 这肯定不是每个公司都是这样,但已经充分反映了建筑行业的现状……
我对此没什么头绪。以前人们会先把最好的和最差的报价剔除掉。我觉得如果所有公司都有资格承接这个项目,获得5个报价也不算过分。 写报价和提交报价是公司的工作范围的一部分,就像他们的实际工作一样。这里没人能告诉我这不被计算在内。 这里的问题更可能是这些公司工作满得爆,从而经常拒绝提交报价。这个比例不幸地已经改变了。 以前是谁出钱谁办事(夸张说法)。 今天作为客户常常感觉像个乞求者,依赖工匠们的恩惠,还得庆幸某个工匠愿意抽时间。 当然,正确的工作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但对较大的项目,我绝不会自我限制只拿1或2个报价。 我一个朋友最近与一位建筑承包商聊过。对方说:“现在真是疯狂,你们价格上涨了,但订单却爆满,已经不知道钱该往哪放了。” 这肯定不是每个公司都是这样,但已经充分反映了建筑行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