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保护:带传感器的户外照明规划

  • Erstellt am 2020-09-27 13:26:35

Mycraft

2020-09-28 09:45:16
  • #1

这头猪现在被不断地赶出村子。我一直在想,如果按敲门的人会算2+2,很快就会发现家里没人,这怎么可能安全。


但是,如果它静止不动2-3天,这难道不是更明显的离家迹象吗?
 

Ybias78

2020-09-28 09:49:13
  • #2


那还不如通过APP控制灯光,在晚上不在家的时候让灯光不规则地开关。
 

rick2018

2020-09-28 10:01:16
  • #3
存在模拟几乎没有作用。计划中的入室盗窃会被监视。很快就能判断是否有人在家。灯是否开着或者电视是否播放都无关紧要。
这和百叶窗是防盗措施一样是个谣言……
只有机械防护(门、窗、框架、锁……)、提高发现概率(灯光、动作感应器、光电对射、摄像头、狗、邻居、报警系统……)才有用。这样成功的风险才会很低,不值得去做。
必须成为比邻居更难对付的目标。
但也要意识到,住在一个像监狱一样的地方肯定没有乐趣。越复杂,误报就越多,住户或访客越可能触发报警。
最难以监视的区域应该最强烈地保护。通过大门几乎没有入室盗窃。
 

Ybias78

2020-09-28 10:11:00
  • #4


不仅仅有A型的入室盗贼,他们会事先计划并专业作案。还有一些偶发的或即兴入室盗贼,他们会在某天晚上突然入室。如果灯亮着,车停在门口,他们很可能不会入室盗窃。

所以我不同意你的泛泛之谈。
 

ypg

2020-09-28 10:23:18
  • #5


小偷不会来第二次。也许偶然三年后会再来……
它们被丢弃在靠近住宅区的地方,一个人按门铃,另一个人则躲在视线死角……三个小时后,他们已经在另一个县里,三个月后它们就被交换了。三十年前那个会偷听邻居立体声音响,等待好机会的小偷已不存在。也不再有胆量挑战或者为获取财物而犯罪。很多事情都转向数字化:银行卡、账户信息……
但正如前面所说:每个人都必须安抚自己的感觉:如果迎接你的是无人看管的露台推拉门,而你自己在地下室忙活,那么再大的安全措施也无济于事。
 

pagoni2020

2020-09-28 11:59:11
  • #6

是的,个人的“安全感觉”和实际存在的安全同样重要,因为不安全的感觉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无论这种感觉是否真的与现实相符。

我也认为“蘑菇头”或类似的技术装置是防盗的有效技术,其他摆设则给你带来舒适和安全的感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真的有效。因此,这对你来说是正确的,我在技术措施之外也会关注自己的良好感觉,不管别人是否理解;就算是配偶也可能有不同看法,他/她也必须关注自己的安全感觉

……如果这对你的个人感觉有积极影响,那一定是“是”的选择。至于是否真的有用……无法确定。

关键区别在于,你是成为通常类型的“普通”住宅窃贼的受害者,这些窃贼多数在冬季下半年来临后的傍晚走村串巷,寻找可快速轻松得手的目标,还是可能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某些窃贼的受害者,他们专门挑选某些对象/人员,因为他们怀疑或知道那里藏有具体的贵重物品(如豪车、名画、大额现金等商户财物)。因此,关键是我想保护自己免受什么威胁。
所以漫无目的的全面防护思想和快餐式、未经深思的广告承诺大多不合适。

完全正确!这一点适用于99%的情况。那些耗费数日专门观察、侦查某处目标的人根本不会选择我的独栋住宅。

没错……人(女性)很有经验!
这正是99%情况下的真实情形,用简单方法相对能做好防护,正如 和 所说,要让入侵变得更困难,遵循“圣弗洛里安圣人规则/保佑我的房子,烧别人的去吧!”精神。

没有万能的防护措施,不论我花多少钱或安装什么,我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身份来决定。我想防范那个可能因为性目的甚至会爬上二楼的变态,想防范偷我保时捷的车贼,防范烦人的按门铃者/乞讨者,防范普通的99%典型住宅窃贼,防范儿童施害者(他们往往比你想象的更近),防范好奇邻居的窥视,或防范偷我的柴火、冬季轮胎或自行车的小偷。
我们曾经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国家生活,但当地民众却普遍有极度夸张的不安全感。警报器不断响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刺耳的蜂鸣声;最终没人再理会,警铃就那么一直响着……无论有没有盗贼。
很多房子安装了电围栏,院子里养着几只故意放开攻人的牧羊犬,家庭大多住在封闭社区,人人对一切都害怕……唯独不怕教堂、手机和他们成包成袋摄入的糖。
看看多久我们这里会变成那样。无论如何,我们早已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在对房屋安全的所有理解决心背后,我最害怕的就是这一点!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