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房并考虑生育愿望

  • Erstellt am 2019-03-11 15:44:21

haydee

2019-03-15 14:15:08
  • #1
我同意HilfeHilfe的观点。
这现在应该让我开始思考吗?

我发现,在我们这里,用名牌商品和玩具包裹的孩子(托儿所和幼儿园)并不是那些高收入家庭的孩子。

一些小木棍、小溪、泥巴和孩子们,在一定年龄之前就能满足。跳水坑很有趣——我也喜欢。

教育是件复杂的事
- 有人用书本,讲解,画画,展示
- 另一些人用YouTube
- 剩下的人不在乎,幼儿园、学校就是为此存在的。

无论如何,我现在走了。去接我的小宝贝,看看我们做什么。喂鸭子,玩泥巴,去操场,雪不幸又融了,或者烤煎饼,去面包店和肉店,图书馆。
 

haydee

2019-03-15 14:16:36
  • #2
 

chand1986

2019-03-15 14:23:47
  • #3
这里有一些学校,具体来说是一所综合学校,我和他们合作,学生可以在上课时间之外留在校园内接受照顾。为此提供午餐、多种兴趣小组、作业辅导,简而言之,就是一直安排活动直到下午晚些时候。之所以称为“开放”,是因为这并非强制性的。 这本身没什么不妥,目的是为了方便家长可以全天两人工作,而孩子仍能得到照顾。听起来不错,实际情况很多时候也是如此,但有时并非如此。 我发现了两件事:第一,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发育上差异很大,对一些学生来说,每周多天长时间离开父母一开始是太多的负担。对于年纪较大的学生则轻松得多。但有时我在兴趣小组辅导时,会遇到一群说实话有点可怜的孩子,可以说是想家情绪严重。 第二个更关键的是:为了缓解“想家”,他们会使用智能手机。用Facebook代替真正的同龄孩子,用WhatsApp跟妈妈聊天代替和老师或同学互动。这对孩子们的影响是严重的——且是负面的。 令人难过的事实是:当我稍后想让他们在俱乐部里参加小组活动时,他们的社交能力落后很多。根据积极的经验,我知道这个问题可以通过1至2年的时间,在11至14岁的孩子中得到改善。前提是要能强制他们长时间远离智能手机,这只能与家长合作完成。但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是问题多于解决方案。 我曾为一场针对12至16岁青少年的为期一周的青年旅行,实行手机禁令(!)。这几乎害得我丢了头。拯救我的,正是孩子们自己,甚至是在他们自己的父母面前。家长们想要尝试完全模拟的生活方式,因为孩子们已经部分体验过了。结果有两个孩子没能参加。一个13岁的男孩一周无法受到监控(名义上是为了他的最佳利益……)令一些过度焦虑的家长精神崩溃。可怜的孩子们! 这些内容已经偏离你的问题了,完全属于题外话。但我就是忍不住说出来。
 

Zaba12

2019-03-15 14:24:29
  • #4

有趣吧。直到某一收入水平,这个广泛的“群众”通过外在表现(汽车、服装、技术等)来定义自己。从某个收入水平开始就较少这样,因为人们不再思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至少我就是这样)。但在更高的收入阶层中,这种“戏码”又在较小的群体中重新上演。

感谢你讲述关于直升机父母的故事。真是疯狂......真的是。
 

chand1986

2019-03-15 15:02:11
  • #5
如果这只是非常罕见的个例,那才叫“疯狂”。不幸的是,过去十年里,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具体来说:我倡导尽可能打造无媒体空间,因为我们进行的是面对面的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只会干扰。这些设备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对我们活动的目标——促进真实的社交、社交能力以及当然也包括体育技能——是有害的。

因为,凡是一遇到个人问题就逃回网络世界的人,根本学不会冲突解决能力,也找不出应对这些情况的办法,社会能力就不会进步。另外,每隔十分钟就查看手机会削弱专注力。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孩子们一开始连20分钟都无法专注于一件事。他们在学校也跟不上,这也不奇怪。

越来越多的家长都说什么?“这只是年轻人的媒介,他们能通过它学到一切,就像我们以前没有它一样,没什么区别,而且根本没人愿意让孩子没带手机去哪里,否则孩子会被孤立欺负!”
我真想抓住他们摇晃一下,看看他们到底还意识不到什么。结果我发现:这都是借口。事实上,他们自己都上瘾了,被条件反射控制,真正无法忍受的是控制权的丧失——当孩子没用手机去做事,数字24小时实时连接被切断时,他们就受不了。

正如我说的,这并不是“疯狂”那种“厉害但罕见”的意思。只是单纯地“厉害”。

我小时候10岁时,可以在韦斯特瓦尔德深处的帐篷营地消失14天。我们两次打电话,为了去电话亭要徒步6公里。

现在,大些的孩子连一周都不愿去那种有规定限制手机的木屋集训营,因为家长不愿意支持禁用手机的规定。
我现在甚至得和家长辩论要举办一天无手机训练营,我们的课程从早到晚,10小时不允许用手机。多位家长会来阻止,试图说服我们取消。可他们就是不懂,为什么孩子们注意力差,在学校跟不上那些“非手机受害者”(夸张说法,但他们真的这样看)的步伐。

我只能站在那里,火冒三丈,竭力控制自己。
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从来没有和邻居发生过奇怪的问题。经历过这事之后,你对小问题会非常淡定。
 

lastdrop

2019-03-15 15:34:10
  • #6
一个非常糟糕的帖子……

不管怎样,还有一个客观的问题:即使我为自己(或者我的家庭)建房,我仍然会确保房子在原则上拥有市场上常见的配置和户型。很简单,为了万一需要出售时能够以市场价卖出。我不想因为没有额外的房间可以作为儿童房使用,而限制了自己,从而排除了三分之二的潜在买家。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