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建议我在我们的斜屋顶南侧全部安装光伏板。以我们的情况来说,是42块模块,大约10千瓦。假设自用率为30%,其余部分卖电,每年通过卖电收入约800欧元,加上自用节省的约800欧元。这个规模的系统连同安装和SMA逆变器净成本为15,000欧元。因此,如果每千瓦时的价格保持不变,大约10年后就能收回成本,如果价格上涨,回本时间会更短。这样也为未来的电池储能运行做好准备。
现在有一两个问题。
大家怎么看屋内光伏系统,相较于屋顶光伏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纯属凭记忆:
10千瓦峰值——据我所知,超过这个规模的系统,其上网电价补贴会被限制。所以注意不要超过这个容量。
30%的自用率我觉得比较激进。我们屋顶装了5.5千瓦峰值,实际自用率约为20-22%。我们注意尽量在发电时使用大功率电器,例如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经常晚上我回家时,全天用电只有0到1千瓦时(我早上会记录热泵电和家用电的电表读数,晚上记录发电和上网电量)。主要用电时间是在你不发电的时间(晚上)。
冬天发电量严重不足,最差的时候接近零。这个冬天我们有整整一个月没送电超过40千瓦时。
另外你应该考虑——10千瓦峰值30%的自用量约为3,000千瓦时。你们家的年用电量是多少?
我们家的年用电从未达到这么高(家中有两个带尿布的宝宝)——不过我们可能不是好的参考。朋友们难以理解我们怎么得出用电量的。
但假如你们年用电为5,000千瓦时,那么你们想用光伏覆盖60%的用电量。比较激进的目标。
你可以通过使用电池或者像 那样使用电动车来优化自用率(前提是车子得在家里充电)。目前有些电池制造商正进入市场,可能会对目前较高的价格体系造成“革命性”影响。
嵌入式安装:
我们选择屋顶安装主要基于几个原因。
- 太阳光照射时,光伏板会产生很高温度。我们不想把这个高温带进“封闭空间”(即使屋顶没隔热)。
- 如果某块板出现故障,维修期间屋顶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裸露。
- 太阳能安装人员提醒目前的标准太阳能板尺寸可能几年后就不存在了,届时可能需要填补“空缺”。
嵌入式安装的优点是部分节省屋顶覆盖材料。
我对这个领域只是业余爱好者,阅读过许多资料,也跟太阳能专家和莱茵兰-普法尔茨能源局工作人员交流过。肯定还有其他正反面因素可能影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