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alltüte
2020-08-27 10:48:01
- #1
背景介绍:
我有一栋大约270年历史的老房子,里面设有我的公司和我的住宅。由于新员工的不断加入,办公室不断扩大,出于空间原因,我搬到了一个公寓。
这本不打算是永久的。我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但这次要“小而精致”。
经过各种思考,从极小型房屋到迷你房屋,最终决定建一栋小的联排别墅,并自己使用其中一个住宅单元(约65平方米 + 露台 + 花园)。
另一栋联排别墅由我哥哥建造,这两套住宅都会出租。
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高质量、生态和可持续的建筑。健康的室内环境、光伏发电、热泵和可控住宅通风系统等都已确定。
起初,我考虑过一些家庭自动化(例如通过Shellys等少量设备自行后期安装,以便远程控制某些功能)。
而现在,我们(我们的公司)除了从事一般的IT工作外,还在软件开发、编程、IT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咨询领域为如医院等大型企业提供服务。
我哥哥是一个软件的首席开发人员,该软件在德国市场已有20多年销售历史,是该领域的市场领先者。
是否可以...?
是的,可以...自己做!
“巧合”地,我哥哥正好收到一个关于开放(非专有)智能家庭系统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审查(他也是FOM的一名信息学讲师)。
基于该论文和其他一些证明基础知识的工作及更多公开信息,展示了智能家居的多种可能性,我们制定了自己的需求。
我们想要一个“智能家居”(这是我们当时的理解)。
我们希望至少能控制灯光和百叶窗,门上装有带电机锁的FP,可能装有视频对讲系统、PM等。随着对可能性的了解,我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也希望能通过如Alexa等进行语音控制(若有人认为有用的话)。
我们的基本要求是:
• 开放系统(非专有/无云强制等)
• 所有主动组件尽可能集中在配电箱内
• 不使用“总线开关”,而是使用“普通”Gira、Jung等按钮
• 价格合理!
• 基础编程可以较复杂(由专业人员完成),之后系统应能由“技术不过于专业的人”通过图形界面调整 (仅此一点就可能引发数天讨论)
• 线路和编程由我们自行完成(我哥哥和我们的一位软件开发合伙人,以及我本人作为IT人员)
• 线路设计留有大量余量并适合智能家居使用。
-> 所有灯具线路直接装至配电箱
-> 插座分区接至配电箱,使用五芯线/三相线接线,以便后期通过小调整可对任何插座进行开关控制。
-> 所有按钮均通过充足的LAN线直接接入配电箱
(关于CAT7a/CAT8.x LAN或10DA等讨论过:结果是几乎全部使用CAT7A双绞线,因为整体更易处理且采购成本更低)
最终结果将作为原型安装在我的住宅单元(一半联排别墅,约65平方米)中。小型配电箱的照片仅是正在搭建的测试系统的一小部分!Eltakos仅作为与Controllino的空间需求比较嵌入,将来成品系统中可能不会使用。
几乎所有支持智能家居协议的设备都能通过相应“绑定”纳入系统。
真正的硬件(系统的大脑)成本约为1000到1500欧元,主要由智能家居管理器(树莓派)和Controllino Mega pure(Arduino)组成。
OpenHub等(开源)的编程由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程序员完成。
温度传感器、测距仪、运动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很容易集成。即使是较小的触摸屏(约20欧元)作为“基础组件”通常也只需少量费用。
如果后续有进一步进展,或原型制作完成,我乐于分享更多信息。
备注:
经常有人提及KNX的优点,部分确实如此。如果我们的智能家居管理器(也是工业产品!)出现故障,几乎所有功能都会停止。KNX中,未受影响的子系统仍继续运行。然而, 描述的实例:“……只需在总线电缆上连接另一个按钮并进行参数设置……”在实际中几乎难以实现。用户无法自行完成,著名的“独角兽”不存在,如果系统集成商最终来了,则每次小改动/调整都极其昂贵。(这是两位使用KNX的熟人经验)
请不要用本帖讨论各种系统的优缺点。这里仅讨论基于开头提到硬件和软件组件的“我们的”系统—谢谢!
我有一栋大约270年历史的老房子,里面设有我的公司和我的住宅。由于新员工的不断加入,办公室不断扩大,出于空间原因,我搬到了一个公寓。
这本不打算是永久的。我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但这次要“小而精致”。
经过各种思考,从极小型房屋到迷你房屋,最终决定建一栋小的联排别墅,并自己使用其中一个住宅单元(约65平方米 + 露台 + 花园)。
另一栋联排别墅由我哥哥建造,这两套住宅都会出租。
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高质量、生态和可持续的建筑。健康的室内环境、光伏发电、热泵和可控住宅通风系统等都已确定。
起初,我考虑过一些家庭自动化(例如通过Shellys等少量设备自行后期安装,以便远程控制某些功能)。
而现在,我们(我们的公司)除了从事一般的IT工作外,还在软件开发、编程、IT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咨询领域为如医院等大型企业提供服务。
我哥哥是一个软件的首席开发人员,该软件在德国市场已有20多年销售历史,是该领域的市场领先者。
是否可以...?
是的,可以...自己做!
“巧合”地,我哥哥正好收到一个关于开放(非专有)智能家庭系统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审查(他也是FOM的一名信息学讲师)。
基于该论文和其他一些证明基础知识的工作及更多公开信息,展示了智能家居的多种可能性,我们制定了自己的需求。
我们想要一个“智能家居”(这是我们当时的理解)。
我们希望至少能控制灯光和百叶窗,门上装有带电机锁的FP,可能装有视频对讲系统、PM等。随着对可能性的了解,我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也希望能通过如Alexa等进行语音控制(若有人认为有用的话)。
我们的基本要求是:
• 开放系统(非专有/无云强制等)
• 所有主动组件尽可能集中在配电箱内
• 不使用“总线开关”,而是使用“普通”Gira、Jung等按钮
• 价格合理!
• 基础编程可以较复杂(由专业人员完成),之后系统应能由“技术不过于专业的人”通过图形界面调整 (仅此一点就可能引发数天讨论)
• 线路和编程由我们自行完成(我哥哥和我们的一位软件开发合伙人,以及我本人作为IT人员)
• 线路设计留有大量余量并适合智能家居使用。
-> 所有灯具线路直接装至配电箱
-> 插座分区接至配电箱,使用五芯线/三相线接线,以便后期通过小调整可对任何插座进行开关控制。
-> 所有按钮均通过充足的LAN线直接接入配电箱
(关于CAT7a/CAT8.x LAN或10DA等讨论过:结果是几乎全部使用CAT7A双绞线,因为整体更易处理且采购成本更低)
最终结果将作为原型安装在我的住宅单元(一半联排别墅,约65平方米)中。小型配电箱的照片仅是正在搭建的测试系统的一小部分!Eltakos仅作为与Controllino的空间需求比较嵌入,将来成品系统中可能不会使用。
几乎所有支持智能家居协议的设备都能通过相应“绑定”纳入系统。
真正的硬件(系统的大脑)成本约为1000到1500欧元,主要由智能家居管理器(树莓派)和Controllino Mega pure(Arduino)组成。
OpenHub等(开源)的编程由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程序员完成。
温度传感器、测距仪、运动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很容易集成。即使是较小的触摸屏(约20欧元)作为“基础组件”通常也只需少量费用。
如果后续有进一步进展,或原型制作完成,我乐于分享更多信息。
备注:
经常有人提及KNX的优点,部分确实如此。如果我们的智能家居管理器(也是工业产品!)出现故障,几乎所有功能都会停止。KNX中,未受影响的子系统仍继续运行。然而, 描述的实例:“……只需在总线电缆上连接另一个按钮并进行参数设置……”在实际中几乎难以实现。用户无法自行完成,著名的“独角兽”不存在,如果系统集成商最终来了,则每次小改动/调整都极其昂贵。(这是两位使用KNX的熟人经验)
请不要用本帖讨论各种系统的优缺点。这里仅讨论基于开头提到硬件和软件组件的“我们的”系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