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ovierer60
2019-06-14 11:32:07
- #1
大家好!
我遇到了一个不算简单,但可能也很常见的装修问题或工程。
旧房:50年代建造,卷帘箱内有维修盖(薄木板),基本上冷空气和空气直接穿透进室内——非常容易发霉,对油炉来说简直是灾难。
新房:外墙将安装百叶窗盒,新的窗户朝外安装,现在位于大约8厘米厚的混凝土压梁罩下。百叶窗盒位于该罩前方,然后隐藏在外墙保温系统(矿棉)层内。
问题或薄弱点1:外面的冷空气与室内之间只有8厘米混凝土隔层。
问题或薄弱点2:露点问题。
解决方案1)在窗框顶部和混凝土压梁罩之间加2厘米泡沫,因为这样比窗框贴混凝土更好,隔热效果更佳 = 已实现。
解决方案2)在百叶窗盒和外混凝土罩之间加保温层 > 无法实现,因为这样会太厚,需要超过14厘米的外墙保温系统。
解决方案3)将旧的箱体内部整体保温并密封(可能电线改接到外侧,维修口在外部,但如果保温需要,也可将电线引出其他位置)。
能源顾问对整体可行性给予了绿灯,虽然fRsi值不是特别理想,但可以接受。
关于解决方案3,为了保证热工性能、防霉和结构稳定,我现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a) 负责的工种是哪个?
- 石膏板工,但这不是他的专业领域
- 抹灰工/保温工
- 专业的保温公司,且能做必要的(?)石膏板收尾工作?
b) 这里用哪种保温材料最好?
- 矿棉
- 聚苯乙烯泡沫板
- 砖块(我持谨慎态度,因为大箱体特别是客厅那种较大较长的箱体,固定比较困难)
c) 下端封口处,即以前维修盖的位置,应当与木框接触吗?封口用硅胶密封吗?我认为是的,备选方案是在稍高位置与2厘米泡沫贴合,但那样就成了新的薄弱点。
d) 换个问法:你们会推荐什么方案?(请不要建议拆除等替代方案——窗户已经安装好了)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建议!
关于图片:
- 露点计算
- 示例图,青色:未来的保温层,蓝色:2厘米泡沫
- 大部分窗户下方是开放式,有现成的室内抹灰罩面




我遇到了一个不算简单,但可能也很常见的装修问题或工程。
旧房:50年代建造,卷帘箱内有维修盖(薄木板),基本上冷空气和空气直接穿透进室内——非常容易发霉,对油炉来说简直是灾难。
新房:外墙将安装百叶窗盒,新的窗户朝外安装,现在位于大约8厘米厚的混凝土压梁罩下。百叶窗盒位于该罩前方,然后隐藏在外墙保温系统(矿棉)层内。
问题或薄弱点1:外面的冷空气与室内之间只有8厘米混凝土隔层。
问题或薄弱点2:露点问题。
解决方案1)在窗框顶部和混凝土压梁罩之间加2厘米泡沫,因为这样比窗框贴混凝土更好,隔热效果更佳 = 已实现。
解决方案2)在百叶窗盒和外混凝土罩之间加保温层 > 无法实现,因为这样会太厚,需要超过14厘米的外墙保温系统。
解决方案3)将旧的箱体内部整体保温并密封(可能电线改接到外侧,维修口在外部,但如果保温需要,也可将电线引出其他位置)。
能源顾问对整体可行性给予了绿灯,虽然fRsi值不是特别理想,但可以接受。
关于解决方案3,为了保证热工性能、防霉和结构稳定,我现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a) 负责的工种是哪个?
- 石膏板工,但这不是他的专业领域
- 抹灰工/保温工
- 专业的保温公司,且能做必要的(?)石膏板收尾工作?
b) 这里用哪种保温材料最好?
- 矿棉
- 聚苯乙烯泡沫板
- 砖块(我持谨慎态度,因为大箱体特别是客厅那种较大较长的箱体,固定比较困难)
c) 下端封口处,即以前维修盖的位置,应当与木框接触吗?封口用硅胶密封吗?我认为是的,备选方案是在稍高位置与2厘米泡沫贴合,但那样就成了新的薄弱点。
d) 换个问法:你们会推荐什么方案?(请不要建议拆除等替代方案——窗户已经安装好了)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建议!
关于图片:
- 露点计算
- 示例图,青色:未来的保温层,蓝色:2厘米泡沫
- 大部分窗户下方是开放式,有现成的室内抹灰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