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AHRAV
2025-01-01 20:31:21
- #1
原计划是尽可能灵活且节能地为一栋带有2套附属公寓、450平方米居住面积且热负荷为75千瓦的房屋供暖。通过安装技师提供的Brötje组合方案似乎很合适。生活热水应由燃气锅炉提供,因为只要有足够的光照,11千瓦的光伏系统就能产生足够的剩余电力。在阴暗寒冷的时期,热泵效果不佳。此外,我不想在要求3个浴缸且室外温度0度的情况下,用50分钟时间生产生活热水。(没有计划使用电加热器或即热式热水器)
而且:在16千瓦功率和55度供水温度,以及3度室外温度时,COP明显低于2,燃气更为经济,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稍后会详细说明。温度低于2度时,燃气锅炉应启动,甚至在更低温度时也可以启动,前提是COP值明确。这样电加热棒就没必要了。
Brötje设计了水力系统和所有参数。但安装时很快发现规划不周。带有多余三通阀、不必要混合单元和电气设计不合理的水力方案让项目成了难题。
1. 燃气锅炉无法生产生活热水。一旦燃气锅炉启动,热泵的生活热水泵也会启动。由于热泵泵更强力,水会倒流出故障的燃气锅炉。解决方案是切断昂贵且不必要的热泵生活热水泵电源。
2. 现在:热泵运行至设定值,燃气锅炉启动。因缺少室外温控器,控制实际上由热泵完成,燃气锅炉持续以60度供水运行,但最大只供11千瓦。若要增加功率,需手动提高供水温度至70度以上。原因:泵不调节,维持大约0.4立方米流量,效率不高。后来进行了调整。现在温度会根据外界温度在50至55度间调节,但水量受控。运行频繁。向储热罐输送15千瓦热量,但只消耗9千瓦。我的300升储罐大约15分钟满。正确设置应以40至45度运行,效率能提升至4至5以上。
3. 由于燃气锅炉至少能暂时使用,热泵仍生产生活热水,这不是我想要的。
现已发现另有一套不含三通阀的生活热水水力计算方案,将予以修改。Brötje专业人员表达了顾虑,称生活热水泵在除霜阶段帮助向热泵输送足够生活热水是必要的。即两泵协同工作,将水压入热泵用于除霜。他不了解热泵具备通过scroll压缩机进行热气除霜及能量回收的功能。
4. 我发现热泵不调节功率,始终运行16千瓦。与同行通话后,Brötje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整,热泵有时会调节功率,但只在温度极低时才会这样。例如8度时仍以16千瓦运行,在5分钟内把储罐充满4到5千瓦的用量。400升储罐温差4度时,只需约1.9千瓦,实则超10千瓦,运转10分钟后停止。因而热泵每天平均启动60多次。此外,热泵最大只能调节到50%负载,即8千瓦。(理想的scroll压缩机应运行在40-60%负载之间)
Brötje技术人员解释,scroll压缩机初次启动需满载运转约10分钟以升温,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但未反驳避免影响合作。
5. 我仍期待改进。我尝试核算热泵标注的COP,有冷热量计和第二个经过校准的电表。
外部电表显示热泵运行时电力消耗增加约20%。热泵独立断路保护,无其它设备如热水泵接入,享受热泵电价,无额外电加热。
热量计显示热量产出偏少5%。
按标称COP计算,我实际运行热泵只至5度,COP由3.9降至3.2。
实际平均COP(不含燃气冷凝热回收和加热补充)明显低于3,约为2.5。这种表现不符合联邦能源署(BAFA)补贴要求。
最后:
热泵单独工作或许表现不同。但必须指出的是,操作界面、控制算法和制冷技术经验都不足。暖通工程师与制冷压缩机方面似乎存在分歧。
混合系统对于2007年前建筑、低温源热泵目前是经济上无可替代的方案。热泵可以设计至2度时小功率运行且无需电加热棒。燃气或燃油冷凝锅炉若存在,效率较高。根据燃气与电价灵活调整使用。储罐面积不需因热泵电价关闭时而过大。冬季使用化石燃料保障军团菌防护较热泵更经济。
能源供应商得以缓解冬季极峰电力压力,无须因同时需求翻倍加大供电。
冬季高电负荷时,众多效率极低的燃气发电厂需补充电力,不参与热电联产,实现不了40%效率。从整体考虑,加上传输与变电损耗,燃气锅炉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也察觉Brötje正在思考更新,推出新的燃气锅炉混合热泵方案。
问题是此类系统初期往往无法正常运行。以我的Brötje NEO 18 B 16千瓦为例。升级型NEO 16 C 16千瓦或许可行。
暖通人员在交流中表现出不灵活和固执,缺乏制冷基础实践经验。
热泵确实是正确方向。如果地下能钻得足够深,沟槽采集和其他独立系统可行,连隔热差的建筑也可用。400米深的集热管输送15度水进入公寓也是方案之一。温度可高效达50度。
如今我不得不应对Brötje NEO 18 B 16千瓦机组,加之感觉Brötje更多的是手工拼装而非专业设计。设备本身不差,只是价格对功能不合理,竞争品牌亦然。热泵通过绝缘管路送热水入户,但室内管路仅有25%绝缘保护,非全IP56。安装难度极高。设备间深约120厘米。冷凝通道采用100x100厘米、深100厘米的砂石填充。
所有环节必须严密配合。风扇噪音非常低,表现良好。换热器流速合适,但scroll压缩机隔热未予重视。我用专业材料额外隔音,追回近6分贝。日常几乎听不到声音。scroll压缩机本身品质不错,推测是采购件。
同型号在中国制造的室外机成本仅为销售价的5%-10%。我期望至少有个标准水平的软件编程。虽显得不够专业,我认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我还能列举更多项目问题,但Brötje并非唯一责任方。
我有一定经验,知道外行很快会被系统复杂性压倒。未有专业投诉,系统也难以调整。暖通技师也同样困惑。制造商人员多关注设备外观。大量失控项目其实简单调整即可回归正常。设备品牌虽有差异,但基本相似。现场最佳调试及正确负载曲线同等重要,然而暖通技师通常不具备。低供水温度、调控变化和建筑热损失评估常被忽视。不必全部计算,丰富经验通常足够。
总之:且看后续发展。
而且:在16千瓦功率和55度供水温度,以及3度室外温度时,COP明显低于2,燃气更为经济,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稍后会详细说明。温度低于2度时,燃气锅炉应启动,甚至在更低温度时也可以启动,前提是COP值明确。这样电加热棒就没必要了。
Brötje设计了水力系统和所有参数。但安装时很快发现规划不周。带有多余三通阀、不必要混合单元和电气设计不合理的水力方案让项目成了难题。
1. 燃气锅炉无法生产生活热水。一旦燃气锅炉启动,热泵的生活热水泵也会启动。由于热泵泵更强力,水会倒流出故障的燃气锅炉。解决方案是切断昂贵且不必要的热泵生活热水泵电源。
2. 现在:热泵运行至设定值,燃气锅炉启动。因缺少室外温控器,控制实际上由热泵完成,燃气锅炉持续以60度供水运行,但最大只供11千瓦。若要增加功率,需手动提高供水温度至70度以上。原因:泵不调节,维持大约0.4立方米流量,效率不高。后来进行了调整。现在温度会根据外界温度在50至55度间调节,但水量受控。运行频繁。向储热罐输送15千瓦热量,但只消耗9千瓦。我的300升储罐大约15分钟满。正确设置应以40至45度运行,效率能提升至4至5以上。
3. 由于燃气锅炉至少能暂时使用,热泵仍生产生活热水,这不是我想要的。
现已发现另有一套不含三通阀的生活热水水力计算方案,将予以修改。Brötje专业人员表达了顾虑,称生活热水泵在除霜阶段帮助向热泵输送足够生活热水是必要的。即两泵协同工作,将水压入热泵用于除霜。他不了解热泵具备通过scroll压缩机进行热气除霜及能量回收的功能。
4. 我发现热泵不调节功率,始终运行16千瓦。与同行通话后,Brötje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整,热泵有时会调节功率,但只在温度极低时才会这样。例如8度时仍以16千瓦运行,在5分钟内把储罐充满4到5千瓦的用量。400升储罐温差4度时,只需约1.9千瓦,实则超10千瓦,运转10分钟后停止。因而热泵每天平均启动60多次。此外,热泵最大只能调节到50%负载,即8千瓦。(理想的scroll压缩机应运行在40-60%负载之间)
Brötje技术人员解释,scroll压缩机初次启动需满载运转约10分钟以升温,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但未反驳避免影响合作。
5. 我仍期待改进。我尝试核算热泵标注的COP,有冷热量计和第二个经过校准的电表。
外部电表显示热泵运行时电力消耗增加约20%。热泵独立断路保护,无其它设备如热水泵接入,享受热泵电价,无额外电加热。
热量计显示热量产出偏少5%。
按标称COP计算,我实际运行热泵只至5度,COP由3.9降至3.2。
实际平均COP(不含燃气冷凝热回收和加热补充)明显低于3,约为2.5。这种表现不符合联邦能源署(BAFA)补贴要求。
最后:
热泵单独工作或许表现不同。但必须指出的是,操作界面、控制算法和制冷技术经验都不足。暖通工程师与制冷压缩机方面似乎存在分歧。
混合系统对于2007年前建筑、低温源热泵目前是经济上无可替代的方案。热泵可以设计至2度时小功率运行且无需电加热棒。燃气或燃油冷凝锅炉若存在,效率较高。根据燃气与电价灵活调整使用。储罐面积不需因热泵电价关闭时而过大。冬季使用化石燃料保障军团菌防护较热泵更经济。
能源供应商得以缓解冬季极峰电力压力,无须因同时需求翻倍加大供电。
冬季高电负荷时,众多效率极低的燃气发电厂需补充电力,不参与热电联产,实现不了40%效率。从整体考虑,加上传输与变电损耗,燃气锅炉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也察觉Brötje正在思考更新,推出新的燃气锅炉混合热泵方案。
问题是此类系统初期往往无法正常运行。以我的Brötje NEO 18 B 16千瓦为例。升级型NEO 16 C 16千瓦或许可行。
暖通人员在交流中表现出不灵活和固执,缺乏制冷基础实践经验。
热泵确实是正确方向。如果地下能钻得足够深,沟槽采集和其他独立系统可行,连隔热差的建筑也可用。400米深的集热管输送15度水进入公寓也是方案之一。温度可高效达50度。
如今我不得不应对Brötje NEO 18 B 16千瓦机组,加之感觉Brötje更多的是手工拼装而非专业设计。设备本身不差,只是价格对功能不合理,竞争品牌亦然。热泵通过绝缘管路送热水入户,但室内管路仅有25%绝缘保护,非全IP56。安装难度极高。设备间深约120厘米。冷凝通道采用100x100厘米、深100厘米的砂石填充。
所有环节必须严密配合。风扇噪音非常低,表现良好。换热器流速合适,但scroll压缩机隔热未予重视。我用专业材料额外隔音,追回近6分贝。日常几乎听不到声音。scroll压缩机本身品质不错,推测是采购件。
同型号在中国制造的室外机成本仅为销售价的5%-10%。我期望至少有个标准水平的软件编程。虽显得不够专业,我认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我还能列举更多项目问题,但Brötje并非唯一责任方。
我有一定经验,知道外行很快会被系统复杂性压倒。未有专业投诉,系统也难以调整。暖通技师也同样困惑。制造商人员多关注设备外观。大量失控项目其实简单调整即可回归正常。设备品牌虽有差异,但基本相似。现场最佳调试及正确负载曲线同等重要,然而暖通技师通常不具备。低供水温度、调控变化和建筑热损失评估常被忽视。不必全部计算,丰富经验通常足够。
总之:且看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