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k
2009-06-08 14:12:31
- #1
防潮膜地下室
我正在翻新一栋1976年建造的独栋住宅。地下室(约1/4被土覆盖)采用20厘米厚的混凝土建成,底层为轻型骨架结构。
地下室改造的房间内侧有6厘米厚的岩棉(非常松散,空气可以很好流通)+ 8厘米厚的石膏墙 + Raufaser壁纸,没有防潮膜。
因此岩棉的状态也是如此!
现在我直接在混凝土上粘贴了15厘米厚的踩踏型岩棉并用聚氨酯泡沫固定,然后也用聚氨酯泡沫固定了一块1.5厘米厚的OSB板。
(新的灰砂砖窗户的Uw值为0.7)。安装时全部压紧,没有空气,OSB板的接缝处也已粘合。与混凝土相接的灰砂墙内侧沿混凝土凿出了15厘米深的槽,并填充了岩棉。这样我处处没有热桥。
因此从外到内的Sd值分别是16 / 0.15 / 3.4。
为了避免湿气问题,我现在可能需要在内侧增加一层额外的防潮膜。我不确定内侧的最佳Sd值应是多少,才能在冬季和夏季都达到最佳效果。问题:有人能判断上述结构是否可以不用额外的防潮膜吗?
(我计划在OSB板上涂覆一层塑料墙面涂料)。
我正在翻新一栋1976年建造的独栋住宅。地下室(约1/4被土覆盖)采用20厘米厚的混凝土建成,底层为轻型骨架结构。
地下室改造的房间内侧有6厘米厚的岩棉(非常松散,空气可以很好流通)+ 8厘米厚的石膏墙 + Raufaser壁纸,没有防潮膜。
因此岩棉的状态也是如此!
现在我直接在混凝土上粘贴了15厘米厚的踩踏型岩棉并用聚氨酯泡沫固定,然后也用聚氨酯泡沫固定了一块1.5厘米厚的OSB板。
(新的灰砂砖窗户的Uw值为0.7)。安装时全部压紧,没有空气,OSB板的接缝处也已粘合。与混凝土相接的灰砂墙内侧沿混凝土凿出了15厘米深的槽,并填充了岩棉。这样我处处没有热桥。
因此从外到内的Sd值分别是16 / 0.15 / 3.4。
为了避免湿气问题,我现在可能需要在内侧增加一层额外的防潮膜。我不确定内侧的最佳Sd值应是多少,才能在冬季和夏季都达到最佳效果。问题:有人能判断上述结构是否可以不用额外的防潮膜吗?
(我计划在OSB板上涂覆一层塑料墙面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