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楼宇系统技术 / 家居自动化 / 总线系统

  • Erstellt am 2016-09-01 13:15:06

Mycraft

2018-03-02 09:59:22
  • #1
[B]运动感应器:





运动感应器 vs. 存在感应器对比:[B]
虽然存在感应器必须对最轻微的动作做出反应,但运动感应器主要负责监控长走廊、外部区域或类似场所。运动感应器的主要任务是当检测到明显动作时打开灯光,这一功能可以根据亮度进行编程。同时,灯光将在检测到动作时保持开启状态,只有在所有动作停止后才关闭。尽管存在感应器的基本原理相同,但这种设计进行了特殊的微调,使其能够根据需要关闭灯光。微机械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最细微的亮度变化,并通过高分辨率的检测区域自主决定灯光的开关。这样一个真正“智慧”的感应器,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毕竟,人们无需再为灯光操心,可以完全忘记开关灯了。或者,在走廊、过道、更衣室和楼梯间等通行空间中完全可以省去灯光开关。

[B]这里显示了这两种类型的内部结构。区别明显可见。存在感应器拥有多个PIR探测器。运动感应器通常只有一个。

存在感应器:[B]



[B]运动感应器:[B]

 

Almo85

2018-05-16 07:15:36
  • #2
关于存在感应器和运动感应器的良好概述。也许有关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类似设备的信息会更有趣。

美好的祝愿
Almo
 

Mycraft

2019-03-16 15:15:20
  • #3
二进制输入:

二进制输入是简单的设备,可以检测二进制事件,即1或0(也称开/关),并将其发送到总线,例如用于发送状态信息或触发其他功能。

利用二进制输入,可以非常简单地实现计数功能,例如用于水消耗计数,只需配备带有脉冲输出或磁簧开关的水表。

二进制输入通常作为REG安装设备,具有4/6/8/16/32个输入,或作为嵌入式版本(也称为按钮接口),具有2/4/6个输入。当然,也有其他通道数,但这些是最常见的。另一个区别是,有针对230V交流电、0-30V直流电以及无电位输入的二进制输入可供选择。




因此,任何可以开关接点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到二进制输入,通过二进制输入即可将该信息传送到总线,并根据编程传输到开关、显示屏或其他输出设备。

例如,除了上述水表之外,还可以通过总线获取窗户/门接触器、泄漏探测器、烟雾报警器、水箱液位或普通0815型灯开关的状态信息。
 

Mycraft

2019-12-05 18:37:27
  • #4
温度传感器:

带有直接KNX连接的独立温度传感器用于室内或室外的情况很少见,或者实际上几乎不可能以低于每个50欧元的价格获得。 在其他总线系统中,这要便宜得多,因此在KNX系统中,根据情况和需要,会使用其他温度测量系统,例如1-Wire。

但是,温度传感器也被集成在室温调节器、存在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或其他总线设备中,只要相应的装备齐全,就可以利用这些传感器。直接具备KNX功能的温度传感器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进行校准,而且通常厂家会提供大量的附加功能。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温度探头,而是一个带有评估单元、统计功能、逻辑运算等的独立设备。

此外,还有REG和UP设备,可连接多个温度探头,从而使每个温度测量点的整体价格更为经济。

这里有几个例子:






 

Mycraft

2019-12-07 11:13:14
  • #5
此外,针对建筑系统技术中的各种系统,均有适合每项任务的传感器。

例如:湿度传感器(通常与温度结合)、混合气体/空气质量传感器(通常与CO2结合)、泄漏传感器、照度计、风速计、pH值、全球辐射、电流和电压、降雨和土壤湿度、水位、车辆识别、激光测距仪或各种类型和用途的光学传感器。

传感器经常是组合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另一个分析单元,同时能够一次性测量并传递多种环境影响因素。这当然降低了终端用户的成本,并提升了吸引力。

所有这些都扩大了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创建了“眼睛和耳朵”,使房屋/公寓能够本地根据发生的事件自主作出决策。预先定义的参数可以刚性或灵活执行,例如通过滞后效应或自学习算法。比如,当烹饪时提高通风设备的性能,或者在下雨时关闭花园喷灌系统,甚至在预期降雨时根本不启动。

这里也举几个例子。


温度/湿度/气候

[B]水质传感器/-调节器[/B]


[B][B][B][B][B]全球辐射传感器[/B][/B][/B][/B][/B]


空气湿度,温度,[B][B]土壤湿度
[/B][/B]


 

Mycraft

2019-12-10 13:37:59
  • #6
智能家居中的网关:

网关可以说是一扇门,同时也是一把钥匙。通过它,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和不同的技术可以在连接性方面相互结合,使它们能够继续通信并协同工作。其中不仅连接了不同的协议,还建立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例如将电子邮件转换为传真,或将短信转换为电子邮件。要让一栋房子真正成为“智能”、“智能化”或其他什么的,就需要网关。因为终端产品的制造商不会让这件事变得容易,而且每个人自然都有自己喜欢的系统,出于各种原因目前优先使用。

众所周知,智能家居是一个家,其中技术组件相互联网,可以集中和分散控制,同时能够相互产生协同效应——例如,当门打开时自动开启照明,或者当离开家时启用离家模式和报警系统。用智能手机控制照明(例如使用Philips Hue或Osram Lightify)或能够电动降下百叶窗(例如使用Somfy TaHoma),并不意味着你自动拥有了智能家居,而更像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装备。要真正被归类为智能且智能的居住环境,这些设备需相互产生协同并相互响应——这其中网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家居中不同组件越多,它们使用的制造商专属通信方式也越多,那么必须互相通信的网关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全世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所有设备通用标准,但我们可以借助一种或多种可作为助记符的全球通用通信协议标准(如TCP/IP、KNX、Z-Wave、蓝牙、WLAN、Modbus等)。这样就可以在硬件和软件层面连接任意组件,并通过某个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进行控制、配置和监控。

网关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类型,可以作为硬件模块,也可以作为软件模块。

有些系统走的是不太方便的路线,试图将尽可能多的网关集成到一个设备中作为“万能网关”。这往往导致最终用户不得不为不必要的功能付费,或者设备运行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为每个协议使用独立的网关则要优雅得多,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每个通信通道的功能(根据需要或要求),而不会被限制,因为带宽等资源是针对其他用途预留的。

下面列出了一些如今可以连接的协议和制造商。厂商的设备可以通过例如KNX介质相互“对话”。(当然还能连接更多,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Z-Wave、ZigBee、EnOcean、蓝牙、Homematic、WLAN、DALI、CAN、LON、M-BUS、RS232、RS485、TCP/IP、物联网(如Alexa、Sonos等)、HTTP、MQTT、SNMP、DMX、MODBUS、博世4A、1-Wire、effeff BCM925、EsserNet、霍尼韦尔MB100.10、瓦雷玛、Somfy、Hue、Hörmann、Velux、Daikin、Becker、ekey、AMX、Crestron、松下、Axis、Berbel、美诺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软件方案,可以在类似Raspberry Pi的平台上实现类似功能,如:IPSymcon、SmarthomeNG、Openhab、FHEM、ioBroker、Homekit等。这些软件方案走的是全面控制的路线,几乎坐落于系统之上。这样,整个通信过程被监控、控制,并可通过逻辑功能进行补充。缺点是,如果服务器出现故障,所有设备同时停止工作,通常只能手动控制。而分布式系统则不会全部瘫痪(除非停电,但这方面也可以做预防),因此完全瘫痪的可能性极低。

 

类似主题
01.09.2016基于平面图是否可以实现Smarthome KNX自动化?81
07.12.2021智能家居Philips Hue和Somfy TaHoma的体验50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