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ot-dwarf
2024-09-05 21:28:17
- #1
[*]地块宽12米,深约50米
[*]房屋的街道一侧几乎正对西南方向,花园因此位于东北方向
[*]街道车流量适中(我估计约有一千辆车,包括公交车——这是通往邻近行政区的“通道”,但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闭着眼睛过马路)
[*]地块上曾有一栋2.5层高、与邻居房屋“连体”的双拼别墅,深约7米(估计建于50年代左右),该房屋及邻居房屋后来都加建了两层高的扩建部分,其中在“我的”地块上的扩建部分比邻居的低约1.5米,并且右侧还向外延伸
[*]邻居建筑位于左侧,即大致在西北方向
[*]在“空置”的房屋一侧(南侧;从街道方向看为右侧)有一栋住宅(高约10米),与地块边界间距仅约1.7米,冬季会遮蔽我房屋东南侧的山墙墙面
[*]原先的7米高的房屋带地下室,扩建部分则没有
[*]该房屋空置时间较长,因此现任地块所有者将其拆除(地下室用建筑废料填充,底板仍在,但自然不可再使用)
[*]立面距离街道约4.7米
[*]街道路面从左向右(观察房屋时)上升约1.2米
[*]老屋地下室顶板的高度约比街道最低处高1.4米
[*]无详细的开发规划,因此我只需参照邻居建筑和一般建筑法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若依据地块上原有建筑状况,我可以(且愿意)在地块上建造一半宽9米、深11.5米的半独立住宅,并可在“空置”的房屋侧理论上向外延伸最多5米(我只需要3米)
[*]特别是屋顶坡度需沿街道方向参照邻居房屋(约41°),但屋顶也可以做得更高,且房屋可如之前一样,比邻居的房屋延长/加深1.5米(邻近地区有类似例子,我也已将方案展示给负责的建筑管理人员,他认为没有问题)
[*](截图中房屋左侧那根粗柱子是用来固定线路的,街道上一盏路灯悬挂于此线路上)
计划建造一栋KfW-40-qng标准的出租房,包含
[*]约45-50平方米的地下室住宅,剩余部分作为技术及储藏室,入口在街道一侧左侧
[*]尽可能符合老年人需求/无障碍的一层住宅(约90-95平方米),入口同样位于街道一侧
[*]一层有约3×5米的朝向花园(东北)的附加建筑,上层作为阳台使用
[*]一层厨房和客厅之间的墙有可能拆除,这可能更利于无障碍设计
[*]二层加阁楼共两层的住宅,每层约77平方米(减去屋顶斜面面积);侧面山墙有单独外部楼梯入口
[*]二层的特殊设计:客用卫生间设于楼梯下(我还认识一个卫生间设在屋顶斜面1.5米高度处的住宅——那边运作良好,所以这里也应可行,尽管楼梯步伐声可能有干扰)
[*]街道一侧屋顶坡度(蓝图左侧)约41°,花园一侧在约1.2米的踢脚墙高度下坡度约25°(或更高)
[*]在平面图中,我描绘了厚473毫米的被动式房屋外围墙,更薄且因此空间更大的设计总是更简单,反之则难
[*]门宽普遍设定为90厘米(主要为满足一层的无障碍需求)
[*]附加建筑地下一层是否设地下室或仅有悬挑底板,取决于预算和QNG评估
[*]窗户/家具绘制较为粗略
设计由我本人制作(使用SketchUp完成,地形调整稍有难度,请勿对悬空楼梯挑剔)。
我已尽量充分利用空间,虽然二三层L形房间略有不适感(但我的童年卧室也类似)。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建筑法规大意为,若建筑位于坡地且最底层住宅有单独出口,此三户住宅建筑可归入建筑等级2(而非等级3)(我希望1.2米的侧向高度及1.4米街道高度差符合定义),这也是我偏好独立入口/外部楼梯的原因之一,另有节省空间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