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sti2709 2015-10-23 11:54:38#1不过,是否现有的检修井盖能够引起足够的注意——或者在现场对其来说几乎“消失”了——是否还应额外设置警示带,我不知道;但我怀疑是需要的。 回到我们之前讲的故意行为的问题,这一点之前完全被忽视了……在他看来,检修井盖并没有“消失”,因为他有意识地踩上了这个凸起,以获得一个对他来说更有利的位置……所以他注意到了这个井盖,而不是“忽视”了它……
不过,是否现有的检修井盖能够引起足够的注意——或者在现场对其来说几乎“消失”了——是否还应额外设置警示带,我不知道;但我怀疑是需要的。 回到我们之前讲的故意行为的问题,这一点之前完全被忽视了……在他看来,检修井盖并没有“消失”,因为他有意识地踩上了这个凸起,以获得一个对他来说更有利的位置……所以他注意到了这个井盖,而不是“忽视”了它……
BBauexperte 2015-10-23 12:00:23#2我们又回到了故意行为的问题,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完全被忽视了……在他看来,这个检查井并没有塌陷,因为他是故意踏上这个凸起,以获得一个对他更有利的位置……所以他注意到了这个井盖,而不是“忽视”它…… 天啊,天哪……我不是刚刚说了情绪吗? 你真的想说,这个建筑工人在爬上井盖的那一刻,必须知道他正踩在一个柔软的结构上? 我是说,我不会走在水面上,也没听说有人反复做到这件事已有2015年了 ;) 莱茵问候
我们又回到了故意行为的问题,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完全被忽视了……在他看来,这个检查井并没有塌陷,因为他是故意踏上这个凸起,以获得一个对他更有利的位置……所以他注意到了这个井盖,而不是“忽视”它…… 天啊,天哪……我不是刚刚说了情绪吗? 你真的想说,这个建筑工人在爬上井盖的那一刻,必须知道他正踩在一个柔软的结构上? 我是说,我不会走在水面上,也没听说有人反复做到这件事已有2015年了 ;) 莱茵问候
SSebastian79 2015-10-23 12:29:58#6你难道真的要断定,那名建筑工人——就在他爬上井口的那一刻——必须知道他正踩在一个有弹性的结构上吗? 这正是关键所在,也是我认为安全措施不充分的原因:井口上放着一些东西,人们无法判断它是否会下陷。通常情况下,井口是可以行走的——虽然这对原帖作者来说很合乎逻辑,但对外人(包括建筑工人)来说不一定如此。除非你特别提醒过他,但显然没有。 总是依赖所谓的常识来为自己开脱是没用的。如果常识真的那么可靠,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等等了 ;)
你难道真的要断定,那名建筑工人——就在他爬上井口的那一刻——必须知道他正踩在一个有弹性的结构上吗? 这正是关键所在,也是我认为安全措施不充分的原因:井口上放着一些东西,人们无法判断它是否会下陷。通常情况下,井口是可以行走的——虽然这对原帖作者来说很合乎逻辑,但对外人(包括建筑工人)来说不一定如此。除非你特别提醒过他,但显然没有。 总是依赖所谓的常识来为自己开脱是没用的。如果常识真的那么可靠,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等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