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out 2019-10-29 09:07:34#1 地坪保温层储存的能量远远超过你房间内的空气……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为什么通风系统的热回收很少有经济效益的原因。 这个问题不是关于恒定的储存,而是关于动态,也就是这些量的时间导数。 地坪保温层的热量损失确实比处于室内、与外界开放联系的空气柱要少。 由于通风系统首先具有舒适性目的,因此用于实际热回收的额外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在KfW 70标准下,节省约1/4的采暖需求(典型为100至150欧元),多年累积下来也相当可观。
地坪保温层储存的能量远远超过你房间内的空气……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为什么通风系统的热回收很少有经济效益的原因。 这个问题不是关于恒定的储存,而是关于动态,也就是这些量的时间导数。 地坪保温层的热量损失确实比处于室内、与外界开放联系的空气柱要少。 由于通风系统首先具有舒适性目的,因此用于实际热回收的额外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在KfW 70标准下,节省约1/4的采暖需求(典型为100至150欧元),多年累积下来也相当可观。
Hhampshire 2019-10-29 14:06:56#2 我很期待得到澄清! 我在我们以前的房子里也遇到过这种现象,确实是因为室温传感器像 之前猜测的那样,在通风时很快暴露在新鲜的冷空气中。 你可以尝试以下实验:在通风时,用一个袋子或罐子将温度传感器与房间的空气体积隔离开。如果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再次出现,你就找到了原因:传感器快速响应,但连接到了一个反应迟缓的系统。 在我们家里,这种影响很糟糕,因为通风时延迟导致房间过热——不过那是2001年的地暖,肯定远远达不到现在系统的水平。
我很期待得到澄清! 我在我们以前的房子里也遇到过这种现象,确实是因为室温传感器像 之前猜测的那样,在通风时很快暴露在新鲜的冷空气中。 你可以尝试以下实验:在通风时,用一个袋子或罐子将温度传感器与房间的空气体积隔离开。如果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再次出现,你就找到了原因:传感器快速响应,但连接到了一个反应迟缓的系统。 在我们家里,这种影响很糟糕,因为通风时延迟导致房间过热——不过那是2001年的地暖,肯定远远达不到现在系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