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net: 为什么总是双插座,难道价格真的不贵吗?
因为插座的额外费用很少,但使用价值是两倍,之后拉线比想象中更难。
Sat: 一个Quadro LNB够用,还是需要8个?
不是Quadro,而是Quattro,两者之间有细微但重要的区别。
Quad-LNB提供四个输出,每个输出都能提供四个频段和极化中的任意一个。如上所述,卫星接收器通过22Hz音频和切换电压控制LNB输出。这类似于一个带有四个输出的通用LNB。
Quad-LNB适合最多需要四台终端设备(电视/接收器)且不需要大规模扩展的场合。
Quattro-LNB
Quattro-LNB提供四个输出,每个输出对应一个固定的频段/极化,制造时已固定,无法通过声音或电压切换频段或极化。
Quattro-LNB通常用于供电大型分配系统。一个配备Quattro-LNB的卫星碟和多路开关可以为4至100个终端供电。多路开关可根据各终端发送的声音/电压信号提供相应的输入信号。相当于每个终端都有一个独立的LNB。
因此,使用Quattro-LNB时,你并不局限于4个用户。
视频门铃:SIP和CAT是什么意思(CAT应该是以太网?)
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建立、控制和结束两个或更多参与者之间的通信会话。该协议在RFC 3261中进行了规范。在IP电话中,SIP是常用协议之一。换句话说,它通常用于门禁通讯。
CAT是以太网线。
Wallbox:我的问题是,是否值得现在就安装,这样2-4年后就不用再请电工了?
不完全是。如果现在还没有电动车,只是计划中,我会建议把Box的安装推迟。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只需预先铺设好相应的线缆即可。电工以后很可能还是需要来安装。尤其是如果以后有补贴等政策。
2-4年后会不会有很多更好的Wallbox、更新的标准,还是说更想要最新版本?
这确实不清楚,甚至政策层面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技术发展太快,现在安装后,等需要使用时可能已经不合适或者过时了。
或者我们应该安装一个红色的大电流插座,这样我们可以自己插入移动Wallbox并直接使用?
我已经提过了。铺设一根(或两根)足够粗的线缆,因为你肯定会在车库用电。
我对电力几乎没有了解,所以还有几个问题:
这从你规划智能家居的初步方案中看得出来。你需要专业的咨询,目前看来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知识和概念阶段。并非批评,建筑过程中没必要每个方面都是专家。
智能家居:我们在施工阶段买不起真正的智能家居系统(比如KNX),Busch free @ home也很贵且不理想。我们觉得家用遥控器配合一些简单自动化就够了,比如:
日出日落控制百叶窗
门开时锁定自动百叶窗
吃饭的时候胃口会越来越大。用日出/日落控制百叶窗是入门级玩法,你装了后很快会发现它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会有成千上万种情况,比如你需要某个时候开的百叶窗又得放下,或者相反。
当门磁传感器也加入控制时,整个系统开始变成真正的“智能”控制。你可能还希望某些时候百叶窗会遮光,周末也许想睡得晚,不被自动升降的百叶窗打扰,等等。
我们能否把传统百叶窗开关换成Matter兼容的百叶窗开关,比如Eve?
明确地说,是和不是!要看布线方式,电机型号,等很多因素。
要实现Matter功能,通常需要有结构化布线,这样很可能就顺理成章进入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范畴。同时没人知道Matter设备价格和功能覆盖范围。
Matter和其他无线系统更多是针对已有房屋用户,满足大众需求并商业化。在新房中,最好考虑“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和跨系统控制,这样才能实现许多目前还没想到的功能。
而且如果准备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如结构化布线和合适的设备网络,后续还可以持续升级。
我看来,智能家居还涉及设计、功能和灵活性。传统布线方式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开关容易过多,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开关,即使是Matter也难解决这一点。
这套双拼别墅预计2023年初建成,我们还可以再等待1-2年来存钱。
那我建议还是多存点钱,宁愿暂时减少房屋其它方面开支,把钱投入现代化布线/电气系统,而不是现在先装一套几乎马上就会过时的系统,后续再靠一大堆设备补救。
最好装一个可扩展的基础系统,为未来考虑,而不是寄希望大公司迟迟推出什么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