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experte
2014-06-03 10:52:31
- #1
对于“隐藏缺陷”或类似情况不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针对恶意隐瞒缺陷的责任。当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随之而来一个问题,即如何以及以何种方式能够证明委托方存在这种“恶意隐瞒”。
实际上,保修期并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而是意图在保修期结束后,除非出现特别严重的情况——如恶意隐瞒,否则保修责任原则上不再存在。因此,对此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
汉诺威地方法院于2014年3月20日根据案号4 O 46/11对此问题进行了令人欣慰的明确裁决,认为缺陷的可识别性本身不足以构成恶意隐瞒。否则,委托方实际上会对每一个缺陷都构成恶意隐瞒,因为每个缺陷实际上都是可识别的。另一方面,汉诺威地方法院也承认,委托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无法证明承包方有实际知识,除非承包方向第三方实际上发表了相关言论且该第三方可以作为证人出庭。基于此,汉诺威地方法院认为,当存在特别严重的缺陷,其单凭存在即可推断出承包方有积极的知情或恶意时,即可认定为恶意隐瞒。
在具体案例中,汉诺威地方法院认定一个特别严重的缺陷,即屋顶的金属瓦片安装间距过大,特别是在边缘区域未达到必要的固定密度,因此在风压和风吸力方面的固定不足。
来源:RA M. Cosler,建筑及建筑师法专业律师,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建筑法讲师。
莱茵地区的问候
实际上,保修期并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而是意图在保修期结束后,除非出现特别严重的情况——如恶意隐瞒,否则保修责任原则上不再存在。因此,对此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
汉诺威地方法院于2014年3月20日根据案号4 O 46/11对此问题进行了令人欣慰的明确裁决,认为缺陷的可识别性本身不足以构成恶意隐瞒。否则,委托方实际上会对每一个缺陷都构成恶意隐瞒,因为每个缺陷实际上都是可识别的。另一方面,汉诺威地方法院也承认,委托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无法证明承包方有实际知识,除非承包方向第三方实际上发表了相关言论且该第三方可以作为证人出庭。基于此,汉诺威地方法院认为,当存在特别严重的缺陷,其单凭存在即可推断出承包方有积极的知情或恶意时,即可认定为恶意隐瞒。
在具体案例中,汉诺威地方法院认定一个特别严重的缺陷,即屋顶的金属瓦片安装间距过大,特别是在边缘区域未达到必要的固定密度,因此在风压和风吸力方面的固定不足。
来源:RA M. Cosler,建筑及建筑师法专业律师,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建筑法讲师。
莱茵地区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