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面找平层在这种长宽比下开裂是不寻常的,仅此而已!
这里说是采暖找平层,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虽然可以看到一种系统垫层作为绝缘层的覆盖物,但采暖找平层中裸露的发热元件并未显现。
发热元件必须裸露,以便找平砂浆在安装时能将其包裹、固定在底部边缘区域。
此外,其中一个用胶带缠绕的装置靠墙非常近,显然不可能是正规的采暖找平层。
我更倾向于认为那些缠绕的安装物是电气或其他类型的装置;这些装置(无论如何都是非专业的)被红色胶带保护,以防碱性砂浆侵蚀。或者,它们是在找平层施工时被放置在系统膜上,避免因弯曲力矩而进一步凸起进入找平层结构。
如果找平层厚度符合居住空间的标准,约为45毫米厚,那么这些安装物就形成了找平层内部一个不允许出现的截面缩小部位,在机械应力作用下,该缺口会成为意外的“预定断裂点”。
看那弯曲裂缝的末端,在墙体连接处可以看到一个物件,这一特征很可能指向电气或其他安装的终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上述的观点完全成立,即找平层因机械过度应力而在该位置(沿安装线路上方)发生了开裂。
对于接下来的处理方案,只有在找平层裂缝某处被打开后才能安全地作出判断。这样就能测量找平层的厚度。
如果水泥找平层厚度低于45毫米,则必须对现有地面结构进行改进。
“正常情况下”应当拆除找平层,并将安装管线移至保温层内。
仅用低粘度反应树脂封闭裂缝相当于掩耳盗铃,只是掩盖了真正问题的表象和原因。因为一旦后续居住空间布置完成并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在其他位置再次出现裂缝,这次甚至会波及面层。
------------------------------
祝你做出明智的决定: K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