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iced
2015-11-18 01:15:41
- #1
你好,
关于我的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相互矛盾的说法。因此我想在这里试试。也许有人以前遇到过类似情况,知道如何最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有一根钢梁,正好位于保温层内(200毫米高)。上面的阁楼没有保温。这栋房子建于1983年,用Poroton砖建造(外墙厚360毫米)。钢梁上用角铁将腰梁的横梁固定。虽然还没有腐烂,但这里肯定存在湿气渗入。当时施工时,保温材料(玻璃棉)一直铺到了梁边。当然因此出现了冷凝水。保温材料的端面大约有10厘米是发黑的,钢梁表面有轻微锈蚀。由于相邻房间是厨房和浴室,这种状况无疑会加剧。
给我提出了两种方案:
a) 顶部保持开放(拆除地板)以便让其干燥。
这种方案现在已经存在,导致了上述的冷凝水现象,这也可能因为侧向扩散而加剧。
b) 用木纤维板包覆并用建筑泡沫喷涂。理由是(无空气=无循环,从而防止冷凝)。
使用“吸湿性”的木纤维板真的好吗?上述关于冷凝的理论正确吗?也就是说,钢梁是在保温层内尽量“隔绝”和“包裹”好,还是更应该背通风?

屋顶构造应如下图(底部的横条当然是横向放置):

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
问候
关于我的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相互矛盾的说法。因此我想在这里试试。也许有人以前遇到过类似情况,知道如何最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有一根钢梁,正好位于保温层内(200毫米高)。上面的阁楼没有保温。这栋房子建于1983年,用Poroton砖建造(外墙厚360毫米)。钢梁上用角铁将腰梁的横梁固定。虽然还没有腐烂,但这里肯定存在湿气渗入。当时施工时,保温材料(玻璃棉)一直铺到了梁边。当然因此出现了冷凝水。保温材料的端面大约有10厘米是发黑的,钢梁表面有轻微锈蚀。由于相邻房间是厨房和浴室,这种状况无疑会加剧。
给我提出了两种方案:
a) 顶部保持开放(拆除地板)以便让其干燥。
这种方案现在已经存在,导致了上述的冷凝水现象,这也可能因为侧向扩散而加剧。
b) 用木纤维板包覆并用建筑泡沫喷涂。理由是(无空气=无循环,从而防止冷凝)。
使用“吸湿性”的木纤维板真的好吗?上述关于冷凝的理论正确吗?也就是说,钢梁是在保温层内尽量“隔绝”和“包裹”好,还是更应该背通风?
屋顶构造应如下图(底部的横条当然是横向放置):
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
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