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ycler
2018-06-14 12:22:46
- #1
亲爱的论坛,距离我上一次做屋顶椽隔热层或轻质隔墙施工已经过去13年了,我有一些简短的问题,想了解在施工方法或材料方面是否有什么新的变化。
一个约65平方米的房间将在车库上方作为居住空间进行改造。车库天花板下已经铺设了160毫米的整体保温层,采暖将使用地暖和热泵。木工师傅将屋顶结构抬高了大约1米,墙体采用木框架结构建造,外墙已经抹灰。
木框架墙和屋顶椽宽度为190毫米。木工师傅建议我使用200毫米的夹紧式玻璃棉,这意味着该保温材料完全填满保温空间,椽子间没有我所学的“通风层”。屋顶瓦片下方铺设了相应的防潮层。
1.) 我应当采用有通风层还是无通风层的方案?(即椽子处使用180毫米而非200毫米保温材料,墙体则全部填满?)
2.) 上次我虽然花费大约翻倍,但没有使用防潮膜,而是用了类似包裹纸的、部分透气的“气候膜”,据说能改善室内气候。现在这种做法是否仍然适用,或者由于节能法规的原因只能使用防潮膜?
3.) 轻质隔墙及天窗收口部位的石膏板我也会自己安装。上次抹灰时没有加铺纱布条,也没在屋内石膏板处出现裂缝。请问纱布条是必需的吗?这是否意味着必须做第三遍抹灰?
4.) 上次我在屋顶横梁和石膏板之间贴了泡沫条,以减少应力和裂缝。遗憾的是,这种泡沫条很难被移除或用胶水清理。现在这种做法是否还有意义?
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例如在铺地板时注意到这里已经有了很多进步,所以在轻质隔墙和保温施工方面也想做到正确。
来自安德赫斯的问候
Michael
一个约65平方米的房间将在车库上方作为居住空间进行改造。车库天花板下已经铺设了160毫米的整体保温层,采暖将使用地暖和热泵。木工师傅将屋顶结构抬高了大约1米,墙体采用木框架结构建造,外墙已经抹灰。
木框架墙和屋顶椽宽度为190毫米。木工师傅建议我使用200毫米的夹紧式玻璃棉,这意味着该保温材料完全填满保温空间,椽子间没有我所学的“通风层”。屋顶瓦片下方铺设了相应的防潮层。
1.) 我应当采用有通风层还是无通风层的方案?(即椽子处使用180毫米而非200毫米保温材料,墙体则全部填满?)
2.) 上次我虽然花费大约翻倍,但没有使用防潮膜,而是用了类似包裹纸的、部分透气的“气候膜”,据说能改善室内气候。现在这种做法是否仍然适用,或者由于节能法规的原因只能使用防潮膜?
3.) 轻质隔墙及天窗收口部位的石膏板我也会自己安装。上次抹灰时没有加铺纱布条,也没在屋内石膏板处出现裂缝。请问纱布条是必需的吗?这是否意味着必须做第三遍抹灰?
4.) 上次我在屋顶横梁和石膏板之间贴了泡沫条,以减少应力和裂缝。遗憾的是,这种泡沫条很难被移除或用胶水清理。现在这种做法是否还有意义?
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例如在铺地板时注意到这里已经有了很多进步,所以在轻质隔墙和保温施工方面也想做到正确。
来自安德赫斯的问候
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