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sausb
2021-10-04 15:49:17
- #1
亲爱的论坛成员们,
我们正在为我们已经与屋顶工讨论过的问题寻求另一种视角。具体来说,是关于车库的平屋顶以及我们屋顶露台的平屋顶,根据我们的分析,铺设方法有误。
1. 屋面防水卷材的铺设
如下面两张图片所示,制造商的指示没有被正确执行。一方面,防水基层直接拉高至墙壁,另一方面,接缝处没有双层铺设。根据示意图,角落处应有四层叠加,而我们这里只有两层。此外,防水基层的高度未与面层防水卷材持平,导致只有基层被后续的盖板固定防止滑动。另外,并未设置防冰楔。

2. 女儿墙接口
女儿墙接口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此外,顶层防水卷材仅铺设至女儿墙尾端,而非如示意图所示一直延伸到外缘。我们认为,通过风雨或积雪吹袭,水可能进入金属盖板下方,迟早会渗透接缝处。

3. 沥青卷材表面形成小鼓包
此外,还观察到受日晒较多的卷材表面逐渐形成鼓包。有人告诉我们,生产过程中曾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导致此现象。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防水层下的保温层已积聚湿气,在阳光照射下向外扩散形成鼓包。有人有类似经验吗?在局部打开覆盖层时,确实发现了残留湿气,不过稍作停放后已干燥。

4. 盖板条
从下面照片可以看出,部分墙体裸露,未被盖板条完全覆盖。这很可能与我第一个问题有关,因为卷材并未分两段铺设,而是冒险地从左至右单层拉铺。此外,我不太清楚现有结构如何防止水分从抹灰层渗入盖板条背后。根据示意图,盖板条应埋入墙体内部,以防水分渗透。

4. 对屋顶工的解决方案建议
作为解决方案,屋顶工建议在已铺防水层上再铺一层卷材,以弥补第3点中材料缺陷并覆盖其他缺陷。我们认为这是极其冒犯的做法,因为缺陷依然存在,只是被额外覆盖层掩盖。你们怎么看?这做法合理吗?还是我们应坚持让他们重做整个屋顶?
顺便说一下,目前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为了测试而打开的接缝处。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

我们正在为我们已经与屋顶工讨论过的问题寻求另一种视角。具体来说,是关于车库的平屋顶以及我们屋顶露台的平屋顶,根据我们的分析,铺设方法有误。
1. 屋面防水卷材的铺设
如下面两张图片所示,制造商的指示没有被正确执行。一方面,防水基层直接拉高至墙壁,另一方面,接缝处没有双层铺设。根据示意图,角落处应有四层叠加,而我们这里只有两层。此外,防水基层的高度未与面层防水卷材持平,导致只有基层被后续的盖板固定防止滑动。另外,并未设置防冰楔。
2. 女儿墙接口
女儿墙接口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此外,顶层防水卷材仅铺设至女儿墙尾端,而非如示意图所示一直延伸到外缘。我们认为,通过风雨或积雪吹袭,水可能进入金属盖板下方,迟早会渗透接缝处。
3. 沥青卷材表面形成小鼓包
此外,还观察到受日晒较多的卷材表面逐渐形成鼓包。有人告诉我们,生产过程中曾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导致此现象。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防水层下的保温层已积聚湿气,在阳光照射下向外扩散形成鼓包。有人有类似经验吗?在局部打开覆盖层时,确实发现了残留湿气,不过稍作停放后已干燥。
4. 盖板条
从下面照片可以看出,部分墙体裸露,未被盖板条完全覆盖。这很可能与我第一个问题有关,因为卷材并未分两段铺设,而是冒险地从左至右单层拉铺。此外,我不太清楚现有结构如何防止水分从抹灰层渗入盖板条背后。根据示意图,盖板条应埋入墙体内部,以防水分渗透。
4. 对屋顶工的解决方案建议
作为解决方案,屋顶工建议在已铺防水层上再铺一层卷材,以弥补第3点中材料缺陷并覆盖其他缺陷。我们认为这是极其冒犯的做法,因为缺陷依然存在,只是被额外覆盖层掩盖。你们怎么看?这做法合理吗?还是我们应坚持让他们重做整个屋顶?
顺便说一下,目前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为了测试而打开的接缝处。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