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12
2013-07-02 09:56:13
- #1
大家好。
我计划为一栋建于1964年的平房建造一个新的平屋顶。
由于各种需求,该屋顶将作为无通风的木结构夹梁保温平屋顶建造。
我了解这种结构的难点,也不想就利弊展开讨论,这里只是关于一个细节。
该结构从内向外的顺序如下:
- 石膏板天花板
- 安装层/对拉条
- 智能防潮膜
- 载重层夹梁保温层(24厘米)
- 屋顶铺板OSB
- 屋顶防水层黑色PVC(无绿化,无碎石)
屋顶将有2-3%的坡度,该坡度通过屋顶梁和屋顶铺板之间的楔形块形成。
到此为止,一切都好,下面是问题:
由于建筑一侧的屋檐突出,在形成坡度的楔形块之间,保温层“暴露”于外部的百叶窗箱体。虽然不会有雨水进入,但这侧实际上存在一种类似通风的状态,并且该通风随着坡度向屋顶中部逐渐缩小。当然该通风不起作用,因为它既不连续,也不够高。
现在我想问的是,在这个位置保温层有这样一个“伪通风”的开口,会不会比较有害?是否最好关闭楔形块之间的开口?
希望我的描述还算清楚。
非常感谢,来自哈根的问候
克里斯蒂安
我计划为一栋建于1964年的平房建造一个新的平屋顶。
由于各种需求,该屋顶将作为无通风的木结构夹梁保温平屋顶建造。
我了解这种结构的难点,也不想就利弊展开讨论,这里只是关于一个细节。
该结构从内向外的顺序如下:
- 石膏板天花板
- 安装层/对拉条
- 智能防潮膜
- 载重层夹梁保温层(24厘米)
- 屋顶铺板OSB
- 屋顶防水层黑色PVC(无绿化,无碎石)
屋顶将有2-3%的坡度,该坡度通过屋顶梁和屋顶铺板之间的楔形块形成。
到此为止,一切都好,下面是问题:
由于建筑一侧的屋檐突出,在形成坡度的楔形块之间,保温层“暴露”于外部的百叶窗箱体。虽然不会有雨水进入,但这侧实际上存在一种类似通风的状态,并且该通风随着坡度向屋顶中部逐渐缩小。当然该通风不起作用,因为它既不连续,也不够高。
现在我想问的是,在这个位置保温层有这样一个“伪通风”的开口,会不会比较有害?是否最好关闭楔形块之间的开口?
希望我的描述还算清楚。
非常感谢,来自哈根的问候
克里斯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