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HH
2022-09-16 20:35:52
- #1
大家都知道,为了让一栋出租屋尽可能节能,人已经通过[KFW]贷款借了45000欧元,用于屋顶和外墙的整修,并且还在勤奋地还款。现在想要更换窗户、门并进行保温。所需金额远超40000欧元,只能动用积蓄,甚至可能动用透支额度。现在媒体上充斥着关于节能和补贴的信息——不仅有[BAFA],还有各州自己的发展银行。如果向这些银行求助,可以在[BAFA]的基础上获得较小额度的补贴。于是提交申请,等待过程中一切费用都在上涨——最初是11%,接着是10%,补贴的优势逐渐消失,因为无法提前发包施工。嗯,情况就是这样——补贴可能成本不菲。现在我和负责发展银行补贴的部门主管书信往来,他写了如下内容:
... 事先禁止开始措施的规定基于预算法上的补充性原则,该原则认为,对于已开始的项目,申请人在批准之前显然已经拥有足够资金,自行融资该项目,且有足够的自身利益。因此,旨在防止搭便车效应,确保税收资金的尽可能高效使用。
鉴于只是较小额度的补贴,且资料中从未质疑过自筹资金问题或财务状况,我觉得这句话有些奇怪。
... “[I]显然,在批准之前除了具备足够的自身利益之外,还拥有足够资金能够自行融资该项目。如此就能防止搭便车效应,并确保税收资金的尽可能高效使用。”
那么补贴仅限于无力者或低收入者吗?像我这种多年来一直坚持翻修和还款的人,竟然被一位“搭便车效应”的负责人,即“州属投资与发展银行能源与质量部门主管”间接贴上了标签?
那么[I]补充性原则应当如何应用呢?
... 事先禁止开始措施的规定基于预算法上的补充性原则,该原则认为,对于已开始的项目,申请人在批准之前显然已经拥有足够资金,自行融资该项目,且有足够的自身利益。因此,旨在防止搭便车效应,确保税收资金的尽可能高效使用。
鉴于只是较小额度的补贴,且资料中从未质疑过自筹资金问题或财务状况,我觉得这句话有些奇怪。
... “[I]显然,在批准之前除了具备足够的自身利益之外,还拥有足够资金能够自行融资该项目。如此就能防止搭便车效应,并确保税收资金的尽可能高效使用。”
那么补贴仅限于无力者或低收入者吗?像我这种多年来一直坚持翻修和还款的人,竟然被一位“搭便车效应”的负责人,即“州属投资与发展银行能源与质量部门主管”间接贴上了标签?
那么[I]补充性原则应当如何应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