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
2011-09-05 08:04:58
- #1
你好,
我想对一栋建于1935年的老建筑(二层墙体中有8厘米空气层)进行“填充保温”,通过注入岩棉实现。
同样,在阁楼和地窖顶棚使用纤维素进行保温。
(1)在这里是否有“基本上”需要注意的事项,施工的专业公司可能事先不会提醒,以避免后来在保温层空隙中出现霉菌等问题?
我能想象的是,外墙因为保温层冬天会变得非常冷(室内不会再加热……),水蒸气从内墙和保温层向外扩散,因外墙内侧温度低于露点而凝结,从而导致空隙“积水”。
(2)老建筑的窗户侧壁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因结构原因,传热相关的墙体厚度仅有窗框宽度(7厘米),冬天侧壁非常冷,如果通风或供暖不好,最容易出现冷凝水或霉菌。
但其实在这里做填充保温作用并不大,因为围绕窗户的不是要保温的空腔,而是一层砖块,具有相应的传热量,所以那里填充保温层实际上(*)没有变化。
对于抹灰结构有针对性的补充措施吗?我想到了比如厚度0-4厘米的PU楔形条,粘贴在窗户外侧侧壁,以减少热损失(从而提高内墙温度)。既然建筑本身就要重新粉刷,这样做是否有意义?有这样的材料吗?如果有,在哪里可以买到?(**)
提前感谢大家的帮助!
附注
(*)
由于填充保温大约从窗户20厘米外开始,窗户处的墙温会有一定变化,但我猜测影响很小。
(**)
注:也可以用硅酸钙板在侧壁内侧做保温(如果空间足够)。我对此有良好的经验,但不太喜欢,因为以后每次铺墙纸时都得注意。
我想对一栋建于1935年的老建筑(二层墙体中有8厘米空气层)进行“填充保温”,通过注入岩棉实现。
同样,在阁楼和地窖顶棚使用纤维素进行保温。
(1)在这里是否有“基本上”需要注意的事项,施工的专业公司可能事先不会提醒,以避免后来在保温层空隙中出现霉菌等问题?
我能想象的是,外墙因为保温层冬天会变得非常冷(室内不会再加热……),水蒸气从内墙和保温层向外扩散,因外墙内侧温度低于露点而凝结,从而导致空隙“积水”。
(2)老建筑的窗户侧壁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因结构原因,传热相关的墙体厚度仅有窗框宽度(7厘米),冬天侧壁非常冷,如果通风或供暖不好,最容易出现冷凝水或霉菌。
但其实在这里做填充保温作用并不大,因为围绕窗户的不是要保温的空腔,而是一层砖块,具有相应的传热量,所以那里填充保温层实际上(*)没有变化。
对于抹灰结构有针对性的补充措施吗?我想到了比如厚度0-4厘米的PU楔形条,粘贴在窗户外侧侧壁,以减少热损失(从而提高内墙温度)。既然建筑本身就要重新粉刷,这样做是否有意义?有这样的材料吗?如果有,在哪里可以买到?(**)
提前感谢大家的帮助!
附注
(*)
由于填充保温大约从窗户20厘米外开始,窗户处的墙温会有一定变化,但我猜测影响很小。
(**)
注:也可以用硅酸钙板在侧壁内侧做保温(如果空间足够)。我对此有良好的经验,但不太喜欢,因为以后每次铺墙纸时都得注意。